3月29日晚,山东两大港口上市公司青岛港、日照港(600017)相继发布2020年年度报告,营收均取得正增长。
其中,青岛港2020年营收132.19亿元,同比增长1.68%;归母净利润38.42亿元,同比增长1.36%;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622元(含税)。日照港2020年营收57.67亿元,同比增长9.94%;归母净利润6.4亿元,同比增长1.31%;拟每10股派现金红利0.35元(含税)。
当前,山东省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加速,作为山东两大港口上市公司,青岛港和日照港的表现举足轻重。
从经营数据来看,两个港口据有不错表现。据中国交通运输部数据,2020年,全国沿海港口吞吐量同比增长3.2%,而青岛港和日照港的增长率均在此之上。
具体来看,青岛港全年货物吞吐量达到5.4亿吨,同比增长4.5%。日照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63亿吨,同比增长6.22%。
青岛港方面,码头业务上,青岛港全力增航线、拓中转、扩舱容。2020年集装箱航线数量和密度稳居中国北方港口第一位,全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201万TEU(标准箱),同比增长4.7%。
同时,加强与矿山、贸易商和钢厂深度合作,大力发展混矿、筛分等增值服务业态,发力日韩、台湾等地区国际中转业务,做大“矿石超市”,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全年干散货吞吐量达到2亿吨,同比增长4.7%。此外,统筹多港区码头、罐资源,发挥管道优势,持续保持进口油接卸大港地位,全年液体散货吞吐量达到1亿吨,同比增长4.6%。
日照港方面,2020年累计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2.08亿吨,同比增长5.66%,累计完成内贸货物吞吐量5499万吨,同比增长8.36%。总体来看,受腹地企业复工复产带动,铁矿石、铝矾土、粮食外贸进口同比增长,随着瓦日铁煤炭调进量大幅增长,煤炭总体吞吐量也保持增长,但受国外疫情影响,木材、钢铁、水泥等货种同比出现下滑。
2020年,青岛港口货物吞吐量位居全国沿海港口第五位,日照港第七位,增速也排在各港口前列。
从区位优势来看,2020年,面对严峻的外部形势,青岛港集团依托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新旧动能转换等战略机遇,瞄准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深化港口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质增效、创新发展,综合竞争实力持续提升,经营业绩保持了稳健增长。
而日照港集团也通过巩固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便捷的管道及铁路集疏运系统优势、临港产业集聚优势“三大发展优势”,提升大宗散货和集装箱运输“两大业务能力”,港口生产逆势上扬,年度货物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3月22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设的实施意见》。
《意见》提出,研究制定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指标体系,2021年全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17.5亿吨、3350万标箱,2025年分别达到20亿吨、4000万标箱,基本达到世界一流水平;2035年全省沿海港口发展水平整体大幅跃升,沿海主要港口建成国际领先的世界一流港口。
在当前形势下,作为经济双循环的重要环节,山东两个港口上市公司对今年的发展也做出了规划。
据预测,“十四五”期间,预计传统大宗能源、原材料进出口需求逐步趋稳,集装箱进出口需求保持稳定增长。未来腹地大宗散货运输市场以存量调整为主,增量相对有限,重化工业向沿海、临港地区转移。
青岛港指出,上述该等区域将成为青岛港未来的主要增长点。青岛港的主要经济腹地包括山东、江苏、河北、山西及河南,延伸腹地包括陕西、宁夏、甘肃及新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对国际、国内贸易需求情况是影响公司发展的关键因素。
为此,青岛港提出将以“一带一路”为主攻方向,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带来的机遇,搭建集装箱国际中转通道,加密国际航线,建设中国北方生活消费品分拨中心,以及巩固现有腹地客户、充分发挥新投用码头、储罐和输油管道的产能优势,加大市场拓展力度等。
而日照港方面表示,上市公司将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提高市场应变能力,同时,大力实施科技兴港战略,提升港口智能化水平,努力适应新常态下市场发展需求,并且还将在创新港口服务功能、完善集成化服务体系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
日照港计划,2021年度完成吞吐量2.745亿吨,实现营业收入59.27亿元;实现净利润7.4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6.71亿元,完资产投资51.8亿元,股权投资1.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