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年前,杭州市区西北角的良渚人就开始以舟出行,运送石料、粮食。浙江有着全国最长的海岸线,有着密布的水系河网。对浙江来说,水运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7月6日上午,全省水运高质量发展暨内河水运转型发展推进会在湖州举行。会上,浙江省港航局胡旭铭局长总结了我省内河水运转型所取得的成绩,并部署了下一步工作任务。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任忠代表省交通运输厅,与各市交通港航部门签订了目标任务书。来自湖州市、杭州市、嘉兴市交通运输局,省海港集团,安吉上港国际港务有限公司,南方物流有限公司做了交流发言。
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局长杨华雄在听完发言后充分肯定了浙江内河水运转型发展所取得的显著成效:“港口更加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港产城联动更加高效;高等级航道比例大幅提高,航道呈现网络化、生态化;运输结构更加优化,海河联运集装箱运输持续快速增长,运输货种趋向于高附加值,船舶实载率大幅提高;水运的行业治理更加绿色、节能,船舶防污染、港口岸电、放管服改革等走在全国前列,为下步推进水运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会上,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陈利幸充分肯定了我省内河水运转型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并点出了几个突出亮点:“一是重大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二是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迅速,三是船舶污染防治走在前列,四是行业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陈利幸强调了加快水运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服务交通强国建设,必须牢牢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关键。对我省水运发展来说,尤其要对照‘两个高水平’,努力在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上走前列、当先锋。”
最后,陈利幸表示,加快我省内河水运深度转型,关键要以“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为契机,按照袁省长提出的构建“四大体系”的要求,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首先,构建全面系统的指标体系。以2020年高水平全面小康为阶段目标,从“网络化、标准化、信息化、生态化”等方向,谋划和梳理一批体现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的量化指标。
其次,构建务实高效的工作体系。按照“两强三提高”要求,不仅强谋划,更要强执行,既要干成,更要干好、干精、干出高质量。从“强化协同、压实责任、突破重点”三个角度着手,打造高效工作。
第三,构建保障有力的政策体系。完善协同的政策体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完善规划体系,抓好水运“十三五”规划中期调整,提前谋划“十四五”发展,同时鼓励绿色发展和支持多式联运,推动出台海河联运集装箱等针对性扶持政策。
第四,构建精准客观的评价体系,将深化示范区创建、推动内河水运高质量发展纳入年度考核体系,制定细化考核办法。结合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清单,形成一整套系统完备的制度性成果,为全国水运转型发展提供浙江经验。
未来,浙江港航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围绕全省“两个高水平”和“四大”建设,着力构建通江达海的航道网络体系、融合协调的港产城联动体系等六大体系,全面推进水运高质量发展。
这里有浙江内河水运转型的先进经验
港口发展:集约化、专业化
关闭小散码头 铁路无缝对接
长湖申线源头湖州长兴小浦镇,曾是“建材港”重镇,短短5公里沿岸聚集51家小散码头。如今,小散码头被关闭,这里重新规划建成浙江内河最大散货环保型公用码头,并进行岸线生态复绿,打造沿河景观绿道。
近年来,浙江港航积极推进超期试运行、小散乱及非法码头整治提升工作,完成整治提升2590座(占当年全省内河码头泊位总量的58.9%),内河单个泊位平均吞吐量增幅超过20%,500吨级及以上泊位数量占比由16%提高到25%。
现在,浙江内河港口已经由杭嘉湖向全省拓展,形成了与沿海港口融合发展格局。穿山、头门、乐清湾等铁路支线接入港区,港口现在不再是单一的水路换装节点,而是运输综合枢纽。
内河航道:生态化、网络化
投资保持高位 建立美丽航道
浙江在全国率先构建绿色航道评价体系,建成美丽航道400公里。
内河水运投资持续保持高位,着力打通“断头河、梗阻河”,钱塘江中上游航道已基本建成,具备通航条件,京杭运河、杭平申等项目全面推进。航道网由浙北向全省延伸和拓展,北提升、南畅通、东通海、西振兴”的内河航道格局基本形成,内河航道通航里程9769公里,其中500吨级及以上航道1560公里。
运输结构:集箱化、多元化
从运石子到运箱子 以后去江苏可坐船
以前是“运石子”,现在是“运箱子”。
内河集装箱运输能享受到免征航道通行费、船舶过闸费优惠和绿色通道政策。
比如湖州港矿建材料占比最高时达到了83%,现在下降到了50%。
进出港货运量日益平衡,不再是大部分船只空着进来。进出港货物占比由原来14%、86%分别调整到42%、58%。
内河不只搞运输,还搞旅游,太湖、千岛湖、钱塘江、运河、库区都建起了水上客运设施建设,制定水路客运服务标准,推动水运旅游融合发展。比如杭州在游轮上夜游钱塘江,前段时间就刷爆了不少人的朋友圈。以后,拥江发展的杭州,要打造一条超长水上黄金旅游线,从杭州出发,南下千岛湖,北至苏州、无锡都可以坐船去。
行业治理:以人为本、绿色智能
最多跑一次全覆盖 岸电建设经验全国领先
全省港航系统已实现了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事项“最多跑一次”全覆盖、全程网上办理全覆盖、投资事项全程帮办全覆盖;在全国率先实施船舶证书“多证联办”、试行船舶证书“多证合一”和船舶检查“多检合一”。
浙江还在全国率先实现设区市出台船舶污染物联合监管制度,浙北航区油污水、垃圾接收点基本实现全覆盖。
浙江在长三角率先启动实施船舶排放控制区。建成港口岸电设施560套,约占全国1/4,我省港口岸电建设经验全国推广,并入选新华社动态清样。
水运经济:港产城融合协调发展
上下班坐水上巴士 港口边上开产业园
港口和城市,是密切联系的,比如杭州的水上巴士,是不少市民的通勤选择,沿途串起了运河景观带。
水运成本低,在港口边上建立产业园区、物流园区,能极大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比如湖州市依托湖申线航道,形成3个产业集群,年总产值超过800亿元。嘉兴海宁尖山作业区,吸引了恒逸集团等企业入驻,投资180亿元,年水路货运量200万吨,年产值超百亿。
目前,全省航道沿线集聚了20余个特色产业园区,年均产值超过2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