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块10平方米的破损路面上,一辆看似普通的大卡车如同“马路熨斗”,所过之处路面平整如新。这台号称“修路王”的机械,是由宁夏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引入的全区大型集成化道路养护设备。区别于常规的修补方法,“修路王”可以将原先切割部分的四周连同破损道路一起进行加热,不仅修补效果好,还节省原料和时间。
近日,在由宁夏回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主办的“第二届宁夏道路养护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交流推广会”上,各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展现了近年来宁夏持续创新公路管理模式和养护技术的新作为。
“四长制”落实日常管养责任
公路管养方面,宁夏因路施策,推行“一路一案”“一路多段”“一路多方”管理机制,公路管理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
宁夏及时更新完善“一路一案”路况数据库,建立公路养护基础档案54份。组织开展全路域精准排查监测,对路基、路面、桥涵、交通安全设施等性能进行周期性规律查验。结合“十三五”养护发展纲要养护指标完成路网监测等工作,核查摸清各指标截至2017年年底的完成情况,根据未完成量,统筹制定3年养护工程项目库。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对各类公路养护数据进行系统研究,科学编制公路养护计划。
在日常管养过程中,宁夏采取事前、事中、事后多层次控制措施,降低养护成本。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扎实开展“四长制”(区域、路、桥、隧长)责任落实专项行动。“四长”结合养护管理实际,兼顾“核心圈”、基层站点建设,科学划分区域,建立相邻区域间的管养、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维修、加固改造桥隧,提高桥隧技术状况等级,保障桥隧安全运营,逐步建成“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落实有力”的“四长制”长效机制。定期进行公路(桥、隧)安全隐患排查、问题整改、检查巡查,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及时更新完善相关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信息报送、监督考核等工作机制。
目前,宁夏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处置隐患933处、2183公里,灾害防治工程处置隐患47处、1075公里,改造危桥117座、12679延米。到2020年,宁夏将建设一批高品质管养工程示范项目,形成精细化、标准化、现代化管养体系,实现养护技术创新,推进相关标准规范更新升级,形成高品质管养工程标准体系和管理模式。
实时监控干线公路交通状态
宁夏立足区情和路情,深入实施“科技兴路”战略,将信息化运用于公路管理养护当中。
以公路养护工程项目为依托,宁夏搭建了产学研一体的科技创新平台,热再生技术、桥梁“云”数据等科研项目取得重大进展。积极推广“四新”技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沥青热再生、冷再生、橡胶沥青、超薄罩面等技术在全区广泛运用。再生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高,满足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各个层次使用性能的要求。
“十二五”期,宁夏采用沥青热再生施工技术维修高速公路路面428.9万平方米、1072.25公里,再生利用沥青混合料约41.69万吨,旧料重复利用率达100%;共节约碎石31.85万吨、沥青1.65万吨、柴油3800余吨、煤炭900余吨。
应急管理方面,宁夏成立区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完成部省平台联网建设,建成集道路全程监控、交通指挥调度、服务信息发布、道路救援服务、便民出行服务于一体的交通信息采集、发布、监控、服务平台,对干线公路307个重要区域交通状态实现实时监控。
截至2017年年底,宁夏国省干线公路桥梁技术状况等级一、二类比例达到90%以上,公路隧道技术状况等级一、二类比例达到95%以上。今后,宁夏将继续推进构建公路现代管养体系,持续深化科研项目研究,不断推动道路养护技术创新,推动公路管养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