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建管养任务重,资金缺口大,融资困难一直是困扰很多地方政府难题,然而在贵州,这一问题却得到了巧妙化解。
10月16日,记者跟随贵州国省干线公路媒体采访团一行来到了黔南州平塘县,在这里,记者见识到了贵州第一批采用“建养一体化”模式实施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项目——S422平塘县掌布至蚊子山公路。这条路不仅改善了沿线居民的出行条件,同时它的建设模式与以往农村公路大有不同。
一石多鸟新模式释放新活力
“贵州农村公路的建设任务十分繁重,按照常规方式去推进建设,显然从资金等各个方面都不能满足要求。”贵州省公路局副局长阮有力表示,“建养一体化”模式正是贵州省因地制宜,不断探索创新走出的一条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养护的发展新路。
所谓农村公路“建养一体化”,即通过公开招标引入社会资本(央企),由社会资本承担项目的实施(含资金筹集、总承包施工)及交工验收后5年的养护服务工作(含2年质量责任缺陷期养护和后3年养护工作),政府依据项目建设及养护的绩效评估情况,支付“改造养护”费用,服务期满后,公路交还地方政府。
一方面,农村公路“建养一体化”通过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降低了建设期政府资金的额度,使政府可以将资金分配到更多的项目,提高政府资金的配置和使用效率。另一方面,社会资本通过规模化的合作,不但解决企业经营的任务来源、生产指标、资本运作,保证施工队伍稳定,获取合理的收益,还能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不仅如此,在“建养一体化”模式下,将县级交通主管部门从项目的建设、养护中解脱出来,作为第三方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有利于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安全、进度、养护质量、养护到位等规范管理。同时,该模式将项目施工与养护捆绑,倒逼施工单位强化前期施工质量,以降低后期养护成本支出,从而整体提高项目质量,有利于保证农村公路最大限度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恰逢其时贵州农村公路“遍地开花”
解决了资金瓶颈,创新了工作思路,贵州省各地农村公路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
今年8月,全省第一个采用“建养一体化”模式实施的S422平塘县掌布至蚊子山公路实现通车,全长近30公里,仅用时8个月就基本建成通车,缩短工期达15个月;仁怀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细化完善合作方式,为项目大规模正式签约奠定了基础;铜仁市摸索出“一路一议”的方式,采取现场定量、定价,业主、施工、设计三方根据实际情况,现场复核工程量、确定单价后开展施工图设计工作……
2016年启动以来,全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养一体化”项目总规模达2426公里/72个,总投资272.4亿元,引入社会资本企业31家,为贵州省普通国省道建设注入强劲活力。
据了解,该模式凸显出“施工进度快、整体形象好、工程品质佳、筹资效果好、创新亮点多”等诸多优点,先后已有全国30多个省市来黔考察学习“贵州经验”,并在一些省份得到复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