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工作基础 创新发展模式携手开创港航管理工作新局面——徐祖远副部长在全国港航管理工作会暨港口发展管理模式研讨会上的讲话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0-10-21 11:26:00 交通部

导读: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  徐祖远

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代表交通运输部对为我国港航事业发展而辛勤工作的全体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上午会议,德星同志对近两年的港航管理工作进行了小结,我都赞同。今天的会议时间虽然很紧,但很重要。下面,结合会议主题,我谈两方面意见。

  一、夯实工作基础,进一步提升港航管理能力

  两年来,我们按照杭州召开的全国港航管理工作会议的部署,围绕建设服务型港航管理部门,开展了水运管理规范年活动,进一步规范了港航管理工作,提升了服务水平,特别是在国务院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战略部署下,各级交通运输和港航管理部门及时制定出台政策措施,积极引导行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2009年下半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已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全年达到76.6亿吨,同比增长9%;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21.8亿吨,同比增长9.8%;全国内河货运量首次突破15亿吨,同比增长16.4%。今年以来,水运经济形势进一步回升向好,1-8月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52.6亿吨,同比增长16.6 %,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16.4亿吨,同比增长16.9%。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转型期,经济将继续保持科学快速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步伐加快,服务型政府部门建设也将稳步推进,对水运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水运行业要紧紧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运输装备技术水平,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和现代物流发展,不断提升“三个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港航管理部门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级港航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谋划发展的能力,用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深化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研究,大力破解发展难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的能力,把公共服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强化服务意识,结合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积极推进服务型政府部门建设,争做涉水相关部门的模范和表率;要进一步强化宏观调控的能力,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发展现代水路交通运输业;要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的能力,完善市场诚信体系,重点加强经营资质、市场秩序等方面和液货危险品、客运、集装箱、滚装运输等领域的监管,建立健全水运市场监管体系,构建市场监管的长效机制;要进一步提高危机管理的能力,增强忧患意识,加强政治、经济、社会、气候等方面重要信息的跟踪和分析,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和应急体系,加强安全和应急管理,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但我们要看到,有助于提升我们上述五个港航管理能力的基础还不牢固,特别是在政策法规、体制机制、人才队伍、设施设备和信息化等方面还很薄弱,各级港航管理部门要不断夯实工作基础,进一步提升管理能力,推进港航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着力推进政策法规建设。

  政策法规是做好港航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行政职责由法律法规规定,行政权力由法律法规赋予,行政行为受法律法规约束,做好行业管理必须依法行政,首先是要有法可依。涉水行业和单位比较多,各部门的利益取向不同,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间,我们得出一个重要经验,那就是法律法规健全的行业将获得发展的先机,占据有利的发展地位,行业管理部门也能更好的实施管理,引领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世界上很多行业的发展历史也说明了这一点。建立健全水运法规体系既是依法行政的需要,也是为行业创造一个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的需要。目前,我国处在法制建设的高峰期,立法任务重,立法资源比较紧张,而出台一部法律或法规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

  要充分利用好中央和地方两个立法资源,不断完善法规体系,强化法规实施效果评估,增强法规的时效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提升科学立法的水平。一是加快制定出台行业亟需的法律法规,争取年内出台《国内水路运输条例》,加快推进《航道法》、《航运法》等法律法规的立法进程,明确港航管理部门的法律地位,合理划分管理权限,有效保护水运资源。二是尽快出台港口岸线管理、港航安全、航运管理、航道养护、工程建设等方面的配套规章,为解决行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难题提供法律支撑。三是加强立法研究和协调,对港口、航道、航运等水运法规进行梳理,加强不同层次法律法规间的衔接、配套和有效互补,健全法规框架体系。四是结合实际,争取当地人民政府、人大的支持,抓紧出台港口管理、航道管理、水路运输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  五是高度重视立法后评估工作,建立健全法制工作网络和交流平台,强化立法工作交流与合作,提高立法质量。六是做好法律法规及重要规章的宣贯工作,使管理人员知法懂法,做到依法行政。有些法好不容易立了,但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执行,违法的没人追究,守法的没有得到效益,执法的没有得到尊重,这些问题都要关注。

  我们应该看到,水运具有很强的公益性,优势还未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扶持行业发展的政策比较少。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保障,内河水运发展滞后,已成为综合运输体系的薄弱环节;经营主体的税费负担较重,港航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不强。

  要积极争取有关方面的支持,完善水运发展的产业和财税政策,构建公平竞争和有利行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将出台的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增加财政性资金投入,扩大资金规模。德江副总理去年在长江调研时指出,加快内河水运发展正当其时。但由于我们宣传不够,社会对水运公益性特性缺乏认识,水运的社会认可度低,发展中的困难也越来越大。二是加强调整国际海运业税费制度研究,推进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国际海运税费制度。三是从中央燃油税增量资金中列支用于鼓励老旧运输船舶淘汰更新和船型标准化工作,各地也要统筹使用燃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专项资金,加大对水运的扶持力度。四是在用好港口建设费、货物港务费、港口设施保安费的同时,以航电枢纽、收费船闸等资产为依托,积极搭建水运发展融资平台,多渠道筹集水运建设和发展资金。由于再新设费种很难,港口建设费、货物港务费、港口设施保安费对行业发展至关重要,一定要保留好、用好这几项费收,特别是港口建设费,原来只有20多亿,现在100多亿,是深水航道、防波堤、支持保障系统建设等公共基础设施和中西部地区港口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如果没有这项资金来源,行业发展将面临着更大的资金问题。前面经验交流的省份采取了拓宽融资渠道的办法,这很重要。五是进一步调整完善港口价格体系,研究并实施扶持水运发展的价格政策;争取出台保障战略物资运输的政策措施,推进中资方便旗船特案免税登记政策常态化,依托国际航运中心开展实施国际航行船舶特别登记制度的可行性研究,落实启运港退税政策,探索建立国际航运综合服务试验区;研究制订政策措施,在加快港航企业发展的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水运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做大做强港航企业和水运工程施工等企业,不断提升国际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六是各国对界河越来越关注,不断加大开发利用力度,界河管理具有政策性强、敏感度高、涉及面广、涉外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各级交通运输、港航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界河水运管理工作,完善对外合作机制,研究制定界河水运发展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加强航道建设、管理和养护。

  (二)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机制。

  体制机制是做好港航管理工作的主要保障。自港口下放、政企分开以来,地方各级港航管理机构经历了组建、整合的过程,但在机构设置、管理名称、管理职能上存在较大差异。一些地方采取“一门几牌”的方式,实行港口、航运、航道、地方海事、船检等管理的一体化,一些地方则将这些管理职能分散在几个不同的独立部门,名称上也不尽相同;大部分实行条块结合的管理体制,少数省、地市则实行垂直管理体制。总的来说,港航管理层级较多,管理职能分散,组织机构也不尽健全,特别是基层管理机构“小而弱”,没有形成合力,不利于提高港航管理的效率和执行力,也不利于树立统一对外形象,这也是我们港航管理部门处于弱势地位的原因之一。

  要统筹使用港航管理资源,加快推进港航管理一体化;建立健全基层管理组织架构,强化业务职能;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凝聚发展合力。一是积极争取地方人民政府的支持,紧紧抓住本次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的契机,加快推进地方港航管理特别是内河港航管理的一体化进程,完善职能配置,建立统一的港航管理机构,集聚管理合力。引航机构对外代表国家行使主权,要适应国家对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综合考虑引航在维护国家主权和保障港航安全的特殊作用,引航机构具有专业技术有偿服务和公益服务属性,在改革过程中,不能出现不同的体制,请部水运局、人劳司组织引航协会等单位加强研究。二是完善港航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模式,积极探索适合我国特点的跨行政区划管理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垂直管理体制。三是因地制宜,结合水运实际发展情况,统筹合理设置基层管理组织架构,适当减少管理层级,提升管理效率和执行力。四是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水运具有明显的流域性、网络性特征,涉水部门多,需要加强各区域、各有关部门之间的沟通衔接。建立健全长江、珠江、京杭运河等的部省协调发展机制;港航管理部门要加强与综合部门、其他涉水行业的协调合作,促进海铁联运发展,加强水资源综合利用;加快推进水上综合执法;要充分发挥行业中介作用,进一步完善政府、协会、企业间沟通协调机制。

  (三)加强港航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是做好港航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提高行政执行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市场监管和安全应急管理的首要条件,也是行业科学发展的智力支撑。近年来,港航管理队伍建设不断加快,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尚不能适应行业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港航管理队伍尤其是基层队伍的综合素质不高,管理和专业技能有待进一步提升,队伍的学历和专业结构不尽合理,人才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特别是中西部一些地区的专业管理力量不足。

  要按照“懂法律、专业务、精管理”的要求,制定实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加强领导班子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数量匹配、结构合理、业务精专、素质优良的港航管理队伍。一是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和机构改革,制定“十二五”港航管理人才队伍发展规划。二是完善人才队伍选拔、培养和激励机制,形成“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氛围。提高准入门槛,严把进人关,大力推行竞争上岗,多渠道吸纳人才;鼓励职工学习深造,不断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实行激励机制,奖罚分明,调动人才积极性。三是分专业、分层次、分类别开展业务培训,重点开展政策法规、公共管理、安全应急,以及港航管理、水运建设等专业知识培训,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行政执法队伍、安全和应急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管理队伍的服务意识、业务知识和管理能力。四是加强人才队伍交流,制定人才队伍交流计划,加强中央与地方、地区之间的挂职交流和轮岗,推进东部与中西部间人才的对口联系和交流,加大港航与海事、救助等的人员交流,加快复合型人才建设,增进相互间的理解和支持。五是加强港航管理文化建设,提炼和弘扬水运发展的核心价值观,逐步推进全国港航管理标志的统一,增强认同感和向心力,形成良好的管理文化氛围。部近期将召开全国交通运输行业人才工作会议,提出具体要求。

  (四)提升管理设施装备水平。

  设施装备是做好港航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港航管理点多、面广、线长,专业性特点很强,安全和应急管理的任务十分繁重,特别是中西部和偏远地区受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等的影响,行业管理难度很大。长期以来,由于资金来源不稳定、投入不足,管理设施设备建设滞后,成为制约港航管理能力提升的突出问题,现场执法车船和通信设施缺乏,安全和应急管理的设施不足,管理装备性能较差、老旧严重,大部分基层单位办公条件较差、设施简陋,实施港口水域和航道现场执法的装备极其缺乏。

  要完善配备标准,加大设施装备资金投入,加快管理设施装备的现代化、专业化建设,开创一条资源整合、集约利用、监管有力的管理设施建设道路。一是研究制定港航管理设施装备配备的标准,指导各地根据水域特点、船舶和货物流量、风险源等,合理确定管理设施装备的种类、数量和功能。二是积极争取地方人民政府支持,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加大对港航管理设施装备建设的投入力度,扩大燃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部分等用于设施装备建设的比例,我部也将继续保持对中西部地区支持保障系统的建设扶持力度。三是统筹规划、建设和使用港口、航道、航运、海事、救助等装备资源,在内河水域推进集监管、巡航、救助于一体的多功能船艇建设。四是建设集现场监管、安全应急、船闸管理、引航调度等功能于一体的港航监控中心,加强统一监管和指挥调度。五是加快推进基层单位设施装备建设,尽快落实必要的办公设施,改善办公条件,对偏远山区的基层单位设施装备建设,要给予必要的倾斜。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是做好港航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日益突出,是提高决策水平、管理效能和公共服务能力的有效手段,是加强市场监管和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快转变水运发展方式的有力支撑。近年来,水运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各级领导也更加重视,特别是水运业的快速发展为信息化建设带来了重大机遇。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行业信息化水平总体上还不能适应现代水路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需要,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信息化建设的系统性不强、相对分散,存在重复建设的现象,整体效益不突出;基础信息数据库不够健全,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应用协同程度相当低;信息化应用侧重于行政审批,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方面应用较少;地区间信息化发展不平衡,缺少覆盖面广、示范效应强的综合性、区域性信息化项目。

  要加强规划制定和顶层设计,建立健全信息标准体系和协调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政府管理、公众服务系统建设,积极开展综合性、区域性信息应用,加强资源整合,实现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一是加快推进网上行政许可,逐步实现许可的全程网上办理,简化业务流程,提升行政效率。二是建立健全港口、航道、船舶、企业基础数据库,积极推进水路运政、港口管理、航道管理、水运建设、安全和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快部省市联网,逐步纳入一体化管理平台。三是健全部门间协调机制,重点推进港航管理部门与海事部门就基础管理数据、船舶通信、监控系统等资源的共享;四是加快交通电子口岸建设,推进主要港口逐步建成港航EDI中心和港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部里将下发指导意见。五是研究制定长江等内河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建设长江、珠江和京杭运河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推进数字航道建设。六是加强基于物联网的船岸信息交换、集装箱和危险品货物运输监控的技术研究和示范应用,逐步实现通航枢纽、重点码头、集装箱和危险品货物运输的全程监控,组织开展港口集装箱多式联运信息服务系统示范工程建设。

  二、创新发展管理模式,促进港口协调快速发展

  在今天下午的研讨会上,青岛市、武汉市、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广西区交通运输厅作了专题发言,分别介绍了青岛港董家口港区、武汉新港的发展管理模式以及福建沿海港口、广西北部湾三港的港口资源整合情况,这四个典型案例各有特点,两位专家也进行了点评。港口资源整合是当前港口发展的热点议题,有关地方政府结合本地实际,作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应当予以肯定和支持,值得参考借鉴,当然这些改革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使港口资源整合有利于港口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统筹区域港口的协调发展。当前,要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科学把握港口定位,合理整合港口资源。

  转变港口发展方式,就是要推动港口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实现港口又好又快发展。一是要调整、完善港口规划,加强港口岸线管理,提高港口码头的集约化和规模化。二是发挥好政府主导和市场配置港口资源的两个作用。要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合理整合港口行政管理资源,加大区域性港口资源整合力度,鼓励发展公共码头;同时以企业为主体,以资本为纽带,通过联营、入股、兼并等方式对港口码头资源进行整合,统筹区域港口协调发展。三是从国家战略和决策部署出发,找准港口定位,实行差异化发展,错位发展。加快推进我国航运中心建设,进一步推进内河港口专业化、规模化建设,加快内河港口现代化进程。

  (二)拓展港口服务功能,加快港口物流发展。

  拓展港口服务功能,加快港口物流发展,是提高港口综合竞争力、有效引导资源的集聚和调配,促进港口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一是要加快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完善集疏运网络,促进海铁联运、江海联运的发展。促进“无水港”建设,发挥其内陆口岸功能,提高港口物流服务的集聚和辐射效应。二是要促进港口传统功能与现代物流功能的融合,加强港口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促进港口与物流园区的衔接,全面发展港口物流服务功能。三是要引导港口企业功能进行整合和服务延伸,以资本为纽带,通过整合、重组,组建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港口物流企业,抢占物流服务制高点。四是要积极发展港口保税功能,大力推进区港联动和保税港区建设。

  (三)积极推进“两型”港口建设。

  一是加强港口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集装箱、原油、矿石、煤炭等专业化码头布局,形成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竞争有序的格局。二是加快老港区功能调整,促进港城协调发展。三是建立健全港口资源利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有关规范、技术标准和各类导则。四是加快完善港口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统计指标体系,建立科学的港口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考核机制。五是积极推广港口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重点推广“船舶接用岸电”、“油改电”等新技术,争取在大的集装箱码头全部使用岸电。六是加大监管力度,强化港口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重点环节的监管。

  (四)完善市场机制,维护市场经营秩序。

  调整完善港口市场机制,维护市场经营秩序,有利于港口转变发展方式,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港口服务。一是要认真落实好部新修订的《港口经营管理规定》,把好市场准入关。二是要完善港口价格机制,为港口企业生产经营创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三是要发挥国有大型骨干港口企业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在全国形成几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港口经营人,增强我国港口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四是加强港口市场监督管理,对市场经营的违规行为要严肃查处,切实维护市场经营秩序。

  (五)提高港口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能力。

  7.16事件引起了国内外关注,对港航管理部门也是一个警钟,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一是从源头抓起,认真落实水运基础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投产(“三同时”)的要求。二是强化港口企业主体责任和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监管责任,切实落实安全责任制,增强责任意识,严格审核把关。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港口安全设施设备建设和配备,提升港口安全硬件基础。四是加强港口安全评价和经营资质管理,严把准入关。五是建立完善港口应急预案体系,增强可操作性。六是推进港口应急装备和物资保障体系建设,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七是加强港口安全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各地港口管理部门和港口企业按照中央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要求,整合港口资源,调整港口结构,拓展服务功能,提高综合服务能力,降低服务成本,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

  同志们,今天是我国的教师节,再有一个多礼拜就是中秋佳节。在此,我谨向交通运输系统的教师和广大职工致以节日的问候!祝同志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

本文关键词:徐祖远,港航,交通运输部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

物流人物 物流网评 物流专题

抱团发展 谋求共赢
抱团发展 谋求共赢
自2016年“十三五”规划的出台,我国物流业的外部环境与过往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复杂的大环境下,物流企业如何“..[详细]

物流法规 物流数据

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老旧运输船舶管理规定》的决定(交通运输部令2017年第16号)
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老旧..
《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老旧运输船舶管理规定〉的决定》已于2017年5月17日经第8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 ..[详细]

物流学院 考试 | 论文| 培训| 案例

2017年助理物流师考试《商品运送》知识点2
2017年助理物流师考试..
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社会化大流通与之相匹配。商品流通的社会化自然要求物流的社会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