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个机会,让你去寻找2005年全球经济的关键词,你的答案会是什么?如果把这个时间段延伸到过去的3年,你的答案是什么?如果要求你把答案限制在两个关键词以内,你又将如何作答?
在12月10日召开的“世界经济与中国:促进共同繁荣”国际研讨会上,来自中外知名金融机构的顶级经济学家和分析人士在发言和讨论中几乎不约而同地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同样的答案——“失衡”与“增长”。
在此次由中国银行、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及国际合作局、《国际金融研究》杂志和《国际经济评论》杂志联合主办的研讨会上,从中国银行行长助理朱民演讲伊始的开宗明义,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瑞士银行亚洲首席经济学家乔丹·安德森、巴克莱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黄海洲、世界银行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伯特·霍夫曼、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野村综合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辜朝明六大首席经济学家及社科院金融所所长李扬、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系主任教授贺力平、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级顾问周凤起等令人叫绝的发言,到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所长余永定最后的精彩总结,尽管宏观经济学家和货币学家对世界经济前景的看法大相径庭,乐观派和悲观派两极分化,但为人们勾勒出了一幅世界经济“失衡并增长”的图景。
先看失衡。从全新的角度看全球经济失衡,首先是世界经济的增长中心第一次从美国、欧洲、日本转向了美国和中国这两个国家。目前,美国经济占全球经济的35%,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占到全球经济增长的7%、8%左右;而中国凭借只占世界经济4%的经济实力,却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了50%左右。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恰恰是欧洲的不景气和日本的衰退。
第二,美国内部的结构不平衡成为全球层面另一大失衡动力。过去5年中,美国财政经历了从盈余到赤字的彻底反转。今年美国经常项目进一步恶化,预计将达到4000多亿美元。低储蓄率和超额消费迫使美国债台高筑。在美国经济借助海外资金的支撑高速前进的同时,美国政府债务已占到了整个债务的65%以上,偿债率已经超过了25%,基本上达到了公认的国际警戒线。
第三,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20多年前学术界总是研究中国改革开放的外部环境,现在这个题目过时了,现在需要研究的是“中国和世界经济的相互影响”,这标志着中国经济确实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中国因素为全球所关注。目前中国经济结构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四高:高增长、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出口。中国用高储蓄、高投资变成大规模的出口,整个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35%到40%左右,而且这一趋势仍在日益加强。在这种背景之下,全世界的净出口和净进口差额不断扩大,进出口从只占全球GDP的0.5%左右到现在的2%左右,国家间的经济金融联系进一步紧密了。一方面是大规模出口,一方面是大规模进口,典型的案例就是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中国大规模出口,美国大规模消费,同时大规模借债。与此同时,中国又用出口赚取的外汇购买美国债券满足其资金需求。
第四,生产力大幅度发展和需求不足的失衡。从供应上来说,此轮周期全球生产力发展得非常快,抵消了石油价格压力等其他一些不利于世界经济增长的因素。但是这种生产力高速发展所带来的收入分配却是严重失衡的。此轮生产力增长带来的好处主要集中在中国和资源性的输出国。前者受益体现在就业上升,后者受益体现在原材料价格的提高。但是,作为受益最大的两个群体,它们的需求却普遍不强。中国是财富偏低,这是任何一个刚刚开始发展的国家都面临的问题;俄国、巴西、沙特等资源性输出国的问题在于它们需要用挣来的钱先去偿还积压在身的重重债务,同样无力支撑消费。
上述失衡并不出乎经济学家的意料之外,让大家意外的是这种失衡居然能够持续长达3年时间,且在短期内看不到扭转的情况下,全球经济还在大踏步前进,甚至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一轮繁荣。今年世界经济大概有4.6%的增长,连续第四年超过平均水平,预计明年有可能也会超过4%。失衡与高速增长何以并存?全球金融一体化和美国的强势金融地位使然。
在过去的20年里,全球GDP增速大概是3.5%左右,贸易增长是6.7%、6.8%左右,国际资本流入的增长速度是13.5%到14%,是贸易的两倍、生产的四倍,表明全球金融一体化的趋势大大增强,金融资产明显扩张。在这一背景之下,美国金融资产扩张可谓突飞猛进。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所占的比例从亚洲金融危机时的57%上升到了72%左右,目前美元占全球的外汇交易达到64%左右,美元占全球的贸易结算占到65%左右,美国股市占全球股市的比例也从15年以前的22%上升到今天的50%左右,与此同时,日本股市则从原来的40%左右下降到今天的7%到8%。也就是说,虽然美国的经济实力只占全球经济的33%,但是美国动用的金融资源超过了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同时,伴随着美国不断提升利率,巨大利差导致资本进一步流向美国,特别是在今年上半年,除亚洲央行购买美国债券外,从欧洲流入美国的资本也开始逐渐增多,从而弥补了美国资金的需求,维持了美国股市的发展,确保美国个人金融资产的增值和保值,最终支撑着美国消费的继续增长环境。
因此,在金融一体化和美元特殊地位的作用下,现在的世界可以说是处于一种不平衡中的平衡状态。一方面人们承认失衡的环境在继续,表现为美国和亚洲之间互相依存的贸易关系不断扩大以及整个美国消费的继续增长;但另一方面,在美国负债不断扩大的情况下,美国得以利用它的金融市场实力和利率政策的杠杆作用重新调动全球的资源来弥补它的全球借债,从而促使全世界的物流和资本流达成了一种新的平衡,维持全球经济的高速增长。
不过,一派繁荣之下,专家们并不掩饰他们对于暗藏危机的担忧。事实上,在严重失衡的事实面前,维系世界经济的更多的是一种刀刃上的平衡。如果出现房地产泡沫破灭或者石油危机,美元可能会大幅贬值,进而对高度依赖外需以及拥有巨额外储的亚洲国家造成极大冲击,导致出口暴跌和失业增长。而即便这些具有迫害性的纠正不会出现,可能的结果也是矛盾的继续积累直至最终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大破坏。当然,人们并没有放弃对奇迹的憧憬,也许科技革命的某种突破会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投资幅度,从而让全球经济在没有痛苦的状况下恢复平衡。未来的全球经济究竟会沿着哪个轨迹前行,谁也无法给出定论,但显然在真正的平衡到来之前,解决失衡的话题将伴随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