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是在访问日本期间发出上述警告的。格林斯潘说,尽管全球经济增长今年夏天看上去十分稳健,但是毫无疑问,最近能源价格的上扬将成为经济增长的绊脚石。
不过,格林斯潘同时表示,这一轮高油价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影响不会像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时那么严重。一方面,如果把通货膨胀计算在内的话,1981年原油价格升至顶峰时折合成今天的价格相当于每桶75美元,显著高出目前的价格;另一方面,石油作为生产要素,其重要性只有30年前的2/3。格林斯潘谈到的第三点就是,市场发出的价格信号会推动研究和开发的步伐,寻找石油的替代能源。
需求变化引起油价高涨
格林斯潘的这些看法跟最近美国外交政策研究所发表的一篇文章提出的意见十分相似。这篇文章的作者、芒克咨询服务公司总裁伯纳德·芒克在题为《廉价石油的终结:地缘政治还是全球经济?》中提出,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的起因主要是政治因素,而如今的油价猛增则是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引起的,特别是美国对石油产品需求的持续高昂,加上中国和印度为首的亚洲经济体对能源需求大增,而市场并没有准确地预期到需求的这种爆炸式增长。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能源危机结束后,随着伊朗和伊拉克原油供应的恢复,1986年的原油价格一度降至每桶10美元。然而,如果这一轮的油价高涨是由需求过剩引起的话,那就意味着油价近期内不会回到价格上涨前的水平,因为勘测开采新的石油资源需要时间。
芒克说:“从在世界上某个地方勘测到石油,到石油经过输油管道流上运输船,这个过程有时需要10年的时间。现在技术进步了,可能只要七八年,但还是一段很长的时间。所以说,如果你没有预料到需求会出现爆炸式增长的话,就不会有足够的油田源源不绝地供应石油。”
推动开发新能源技术
芒克同意格林斯潘的看法,认为高油价会推动新的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他进一步指出,高油价恰恰是解决目前能源供求问题的关键。
他认为,随着价格的上扬,石油企业的盈利也在增加,从而导致产量的上升;其次,价格上扬会引起某种程度的需求紧缩,减少原油和天然气的滥用;第三,原油和天然气涨价,会导致高效能源利用以及寻找替代能源的技术革新。
芒克进一步表示,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石油生产国,一贯对本国的汽油消耗进行补贴。随着油价的高涨,本来可以用于出口的原油,却被廉价补贴给了本国居民,这种做法已经给这些国家的预算造成了沉重的压力。
芒克说:“我认为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世界各国的政治人物现在必须要向自己的人民讲实话,那就是,我们再也不能继续享受廉价燃料了。”
芒克表示,最近几个星期以来,印度尼西亚已经开始显著削减对汽油的补贴,马来西亚也在采取类似的措施,估计委内瑞拉不久也会走上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