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鱼嘴镇的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御临河双线大桥合龙,这是建设中的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上首座合龙的跨江大桥。枢纽东环线建成后,将串联重庆北站、重庆东站等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和江北国际机场综合枢纽。
近年来,重庆加快推进全市铁路大建设、大发展,渝利铁路、兰渝铁路等6个干支线顺利建成,成渝高铁竣工通车,郑万高铁等7个项目近1200公里建设加快推进,铁路规划布局不断优化。重庆市交通局近日发布了《重庆铁路枢纽规划(2016—2030年)》(简称《规划》),明确到2030年,形成衔接18条干线铁路的特大型铁路枢纽,构建起“米”字形对外高速铁路大通道,成为国家综合性铁路枢纽。
2020年建成一环十干铁路枢纽
重庆高铁建设起步较晚,因此,重庆将着力补齐短板,以适应“国家中心城市”、西部地区门户城市等发展定位要求。
重庆明确将构建8个方向的高铁线路,分别对应四川成都、甘肃兰州、陕西西安、河南郑州、湖北武汉、湖南长沙、贵州贵阳、云南昆明8个城市。
2018年至2022年,是重庆加速高铁建设的关键五年。根据《规划》,重庆将新开建渝昆高铁、渝湘高铁、渝西高铁等6个铁路项目,加快郑万高铁项目建设,全面提速“米”字形高铁大通道建设。
到2020年,重庆将形成1条环线、10条干线的大型铁路枢纽。铁路运营里程达到2600公里以上,其中高铁运营里程达到492公里。届时,重庆通往华北、华东、华南方向的高速铁路基本建成,形成至周边省会城市“1至4小时交通圈”,至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8小时快捷交通圈”。
加密普速铁路网 缓解物流通道瓶颈
过去,重庆铁路货运占比低、铁公水多式联运体系尚未完全形成,物流成本偏高一直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隐痛”。
“建设国家综合性铁路枢纽,破解对外物流通道瓶颈,发展开放型‘通道经济’,将呈现出‘1+1>2’的效应。”重庆市交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规划》,重庆将建设“两环十干线多联线”普速铁路网,有效解决物流成本偏高问题。
其中,黄茅坪支线建成通车后,可实现本地企业生产的汽车装车外运,从欧洲进口的汽车零部件也可通过中欧班列直达厂区,大大缩减物流成本。枢纽东环线建成通车后,将串接起兴隆场编组站等综合货运枢纽及物流基地,形成重庆主城外围各工业组团,并通过修建支线、专用线的方式深入到园区、企业、港区内部,提高货物集结与分拨的效率,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随着重庆普速铁路网的加密,各个节点的枢纽作用也将愈发凸显。根据“两环十干线多联线”普速铁路网布局,重庆将构建起“1+2+12”的货运枢纽体系,包括一级物流基地1个,二级铁路物流基地2个,三级物流基地12个。最终实现千亿元级工业园区、百万吨级货运企业都能通铁路。
“三铁”融合实现便捷换乘
今年6月2日,重庆市市长唐良智调研重庆高铁建设时,提出推进重庆高铁、普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三铁”融合的要求。
随着“三铁”融合的推进,重庆主城区将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疏解方式,高效完成交通枢纽客流集散,有效减轻市区地面交通压力。主城区以外将依托市域铁路、高铁,实现市郊、城市间长途旅客的快捷出行,并通过城市轨道交通网串联起来,实现长途客流便捷换乘。
实现客流便捷换乘,高效客运枢纽建设同样至关重要。《规划》新增重庆东站,将重庆站升级为重庆主要客运站。到2030年,将形成重庆北站、重庆西站、重庆东站、重庆站四大客运站。《规划》预留科技城站和南彭站,作为市域铁路重要客运节点。
同步新建的铁路枢纽联络线,将重庆站至重庆东站、重庆北站至重庆站、重庆西站至沙坪坝站连接起来,实现铁路枢纽之间、铁路枢纽与江北国际机场之间互联互通,形成公交化铁路与干线铁路贯通运行,与城市轨道、航空、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无缝衔接,构建多种交通相互融合、功能互补、资源共享、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