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英国脱欧等贸易保护主义行为频频抬头,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持续蔓延,更是让世界各国看到了产业链全球化潜在的风险,逆全球化趋势或由此进一步加剧。而港口业作为全球化的受益行业,无疑将受到重大影响。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频出
自2016年英国脱欧之路开启,2017年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和本地主义的声音就越来越大。据全球贸易预警机构(GTA)统计,2018年与2019年,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数量飙升,均超过1000项,给全球经贸体系造成了巨大冲击,世界经济持续低位运行,而全球贸易量增长同样接连受挫。由于各国间贸易往来的减少,对海运的需求,尤其是对跨洲际长距离的海运需求也开始逐步收缩,进而导致港口货量下降,全球港口整体迈入低速增长通道,2015至2019年间,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规模年均仅增长约2.9%。
而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暴发,疫情所突显出的全球化风险,让世界各国更加重视本地供应商。美日两国于今年4月先后表示要为企业回国提供资助,其中美国更是表示将提供100%报销支持。可见,疫情过后,“本国优先”政策还将继续增多,而在这种情形下,国际贸易量将不断收缩,促使长距离的海运进一步缩减,从而给枢纽港口带来更大的生产压力。
由于海运运距的缩短,未来支线运输将变得更加频繁,港口尤其是沿海枢纽港以前大进大出的生产形势将有所改变,短途运输带来的小批量货物或将成为港口货流结构的主要部分,港口吞吐量规模也许将继续走低,悲观情况下甚至进入负增长区间。
集装箱货物将成核心货种
当前,持续升级的疫情给全球产业链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也让众多跨国公司开始衡量生产效率与稳定性两者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程度,而与日俱增的本土保护主义政策更是不断动摇跨国企业的全球化战略。在此背景下,未来产业供应链或将不断简化,并逐步向集群化、本土化发展。
与此同时,全球供应链将变得更为紧凑,供应链上的货物将逐渐向两端趋近,初级产品加工向原材料产地聚集,面向消费的产成品生产则向消费地聚集,中间段的半产成品和产成品将增多,且平均附加值有所提高,而具有安全、快捷、稳定的集装箱运输无疑将是最适合运输此类货物的海运方式。故可以预见,未来港口主要货种将不断向集装箱倾斜,集装箱货物也将由此成为越来越多港口的核心货种。
传统港口服务面临挑战
如果贸易保护主义和本地主义继续盛行,未来以“全球采购、集中生产、全球分销”为主要特征的传统产销模式将不断向“近岸采购、就近生产、就地销售”的新模式转变,且企业的生产将主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新的产销模式将提高对运输服务的要求。一方面,由于产成品更加靠近消费市场,零售直销模式增多,为快速响应市场客户,货主对货物运输的时效要求将越来越高,对运输的及时性、敏捷性、安全性要求将进一步增强,港口作为运输价值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无疑也将面临同样的考验,因此保证港口的高效、稳定运营至关重要;另一方面,由于不同货物具备不同的个性化特点,这就要求运输服务变得更为柔性化,传统单一的、标准式的港口装卸服务将面临较大挑战,港口需加快向柔性化、定制化经营模式的转变,同时不断延伸服务功能,以满足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战略调整最重要
总而言之,全球化贸易减少的趋势所伴随的全球经贸形势变化与产业链变迁,将给港口的生产经营带来诸多挑战,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或许也将成为促进港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股强大动力,倒逼港口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港口在未来发展中,为保持自身的竞争实力,就需要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转变传统经营模式,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笔者建议:
首先,港口可加强腹地连接与纵向合作,深度挖掘货源。如果全球贸易量减少,对沿海港口而言,货源将变得相对有限,因此更需要主动加强与腹地的连接,在深耕既有腹地的同时,通过加大内陆无水港的布局与建设,搭建多式联运平台。或是携手内陆物流服务商打造内陆区域的贸易走廊等举措,提升对内陆地区的辐射力,从而增加自身在内陆市场的占有率。此外,加强纵向合作,从航运供需两大源头入手,积极探索“大型终端货主+船公司+港口”合作模式,寻求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进一步巩固货源。
其次,应精细化生产,完成由“量”到“质”的转变。目前看来,传统的运输模式将发生改变,个性化发展趋势逐渐明显,由此也提高了对港口服务质量的要求,港口间的竞争也将逐步从“规模战”转化为“服务战”。因此,港口在未来的经营中应更多地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对各项作业服务标准进一步细化完善,精细化生产,加强服务承诺与保障,快速响应需求,提高客户体验度。优质的服务不仅有助于港口企业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同时还能增加客户的粘性,因而也是稳固和拓展货源的一种有效方式。
第三,港口企业要拓展港口服务功能,实现多元化经营。目前,传统的货物装卸服务仍是大多数港口的主要利润来源,但在逆全球化背景下,随着国际贸易量的缩减,再加上各港为争取货源或将竞相压价,传统的装卸经营模式无疑将面临利润增长瓶颈。港口要巩固并提升盈利能力就需要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可围绕船、货、港三大板块,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如开展与货物有关的全程物流、跨境电商等增值服务,与船舶有关的燃油供应、海员服务等增值业务,以及围绕港口自身的临港工业、地产、商旅等产业开发。多元的业务结构,将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冲逆全球化趋势给主营业务造成的风险,从而促进港口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