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贸易顺差创下4个月来新高,达到271亿美元,创下年内第二高点。
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进出口值2448.1亿美元,增长24%。其中出口1359.8亿美元,增长22.9%,比上月放缓2.2个百分点;进口1088.3亿美元,增长25.3%,比上月提高1.2个百分点。
今年前10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23934.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6.3%,进出口规模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其中出口12705.9亿美元,增长32.7%;进口11228.2亿美元,增长40.5%;贸易顺差1477.7亿美元,减少6.7%。
值得一提的是,受节能减排等政策影响,我国钢铁产量萎缩,对铁矿石的需求也急剧减少。10月份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为4572万吨,比上个月减少688万吨;1月至10月,铁矿石进口量为50330万吨,同比减少2.2%。
■解读
进出口增速比较稳定
交行金研中心研究员陆志明表示,10月进口增速略升主要受基期因素影响。去年9月到10月,我国进口总量下滑168.25亿美元,而今年9月到10月,进口总量下降192.8亿美元,这导致进口增速未出现预期中的大幅上升。
对于出口增速趋稳回落,陆志明表示,这一方面与近期东盟普遍面临的经济过热降温有关;另一方面,虽然欧债危机的放缓与欧美经济的弱势复苏延续,但是经济短期内轻微回探的压力犹存,欧美对华贸易摩擦仍处于不断增加的态势之中。
季节性因素推高顺差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指出,10月份贸易顺差超预期上升有很强的季节性原因,是不可持续的。他指出,今年10月份的进口绝对量异常低,当月进口值只有1088亿美元,比过去3个月的均值低了10%,是今年3月份以来的最低点。但同期出口量的环比下滑并不严重,显示了顺差环比上扬很可能来自进口的环比下滑,而这种下滑在同比数据上看不到,意味着这很可能是季节性原因。
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压力
澳新银行中国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认为,高于市场预期的贸易顺差数据将不可避免地对人民币汇率产生较大的压力,同时,由于贸易顺差不断上升,中国国内的流动性也将上升,这将加剧已经较为严峻的通胀形势。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由于经济基本面表现良好,加之定于11日公布的通胀数据可能远超预期,中国官方将不断收紧货币政策,紧缩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宏观调控的主基调。
贸易顺差短期可能回落
交行发展研究部预计,11月贸易顺差将出现一定回落,全年顺差总额将接近去年1960.6亿美元的水平。从外部环境来看,新兴市场国家正采取加息、抑制游资流入和资产过热等措施减压经济,并很可能在局部采取竞争性贬值的措施;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弱势复苏将延续,并将加大贸易保护主义力度,中国的出口需求空间将会收窄。从内部环境看,中长期工资上涨压力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出口企业利润空间收窄等因素累加,可能会使出口增速趋稳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