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数据显示,如果我国废旧纺织品全部得到回收利用,年可提供的化学纤维和天然纤维,相当于节约原油2400万吨,超过大庆油田产量的一半。
由于当前分拣、消毒、运输成本较高,我国衣物回收渠道并不畅通,“一扔了之”就成为许多旧衣的最终归宿。纺织品市场在简单丢弃、污染排放的单向流动中前行,不仅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而且也与生态环境奏响了不和谐音。与此同时,我国纤维消费量巨大,纺织工业发展正面临原料趋紧的困局,只有充分挖掘物品循环利用潜力,才可能在未来实现资源输入与输出相对平衡的理想状态。
需要指出的是,纺织品再利用率低只是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滞后的一个缩影,而其中的羁绊并不在于技术。就废旧衣物而言,在工业领域可再次被用作保温层、防水层、活性炭等的原料,也可以再加工为美观的窗帘布。如若能让这些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那么纺织品就会走入良性循环系统之中,极大地减少经济增长对环境形成的压力。遗憾的是,由于长期以来国内资源循环使用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得不到应有的彰显,以至于相关技术实践乏善可陈,而以焚烧、填埋等为主的废弃物末端处理方式会引发周边居民的意见反弹。从海外经验看,能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是一项渐进深入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及民众共同携手,为提升资源品利用率提供外部动力。
事实上,市场与利润是循环产业获得广泛发展空间的必要前提。一个典型案例就是,日本北九州市曾经是重污染工业区聚集地,当地企业历经四年进行了清洁生产转型,不仅减少了84%的污染物排放,还取得了2125亿日元的经济效益,由此成为了业内表率并获得转型的长足动力。其间,政府有形之手的适度引导则是撬动循环经济的初始动能所在,而税收优惠与财政补贴就成为其中最直接的激励举措。例如,日本“再循环利用设备特别补偿办法”规定:对废纸和废饮料瓶类制品再商品化设备制造业、生态水泥制造设备、废家电再生处理设备除按一般规定给予退税之外,还按商品价格的25%进行特别退税。而对于居民丢弃家电的行为则要求其缴纳一定数量的处理费用。恰因此,包括完善立法、理念培育、财税支持等工作均需得到缜密设计和落实到位,为循环经济的崛起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相形之下,我国虽早在2006年就开始实施可再生能源法,但由于配套条款设计不到位、政策鼓励机制不完备以及社会环保意识落后等原因,能源再生利用率总体偏低。对此,行政力量当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激活循环产业,切实调动起市场主体的参与积极性。未来,“一件旧衣的最终归宿”或可成为检验相关成果的一道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