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中俄拟构建北京至莫斯科高速铁路后,计划再修建一条中俄跨境高铁。
据《大公报》5月12日报道,此次跨境高铁被称为“珲海高铁”,起点为吉林省珲春市,沿着珲春至马哈林诺铁路向东北进入俄远东地区,终到滨海边疆区首府海参崴,估测全长322公里(我国境内约40公里;珲春至海参崴直线距离为180公里),投资估算约600亿元。前期工作完成后,项目可在5至6年内建成。
吉林省发改委交通运输处处长郭川在接受《大公报》采访时表示,目前从珲春到海参崴之间只有公路运输,旅客两地来往大约需要7至8个小时,如果乘坐高铁不到1.5个小时。为加强与俄远东地区的交流合作,早在2014年,吉林省便提出了建设“珲海高铁”的设想。
2015年5月,吉林省已向俄滨海边疆区提议修建“珲海高铁”,并得到其行政长官米克卢舍夫斯基的认同。目前,吉林省已启动规划研究工作,中俄地方政府、铁路公司将就具体建设方案、运营模式、合作协议做进一步的磋商。
此前,中国就计划在俄罗斯莫斯科郊区或乌拉尔地区开设高铁组装线,用以生产提供给俄罗斯的高铁列车。该组装线正是为莫斯科至喀山高铁线路研制和组装列车。首辆列车计划于2018年年中交付。列车最高时速可达360公里,最低运行环境温度为零下50摄氏度。高铁线路的开通能将莫斯科至喀山的列车最短运行时间从11小时降至3.5小时。
此后,莫斯科至喀山高铁线路未来还将向东延伸,穿过哈萨克斯坦进入中国并最终与北京相通。届时,中俄两国首都间将实现全程高铁互连,总长度将达7000公里。但该项目目前还在讨论中。
“珲海高铁”项目建成后,有利于形成中俄互为市场、互为目的地的旅游格局。吉林省旅游局国际交流处处长田云鹏在上述报道中称,中俄之间的旅游人数正在不断加大,自2010年始,俄罗斯公民到中国旅游人数每年均超过200万人,俄罗斯已经成为中国第三大旅游客源国。同样的,2008年-2013年,中国旅客赴俄罗斯旅游人数由12.7万人增加到37.2万人。2014年东北三省接待游客人数3.46亿人,仅长春至珲春高速铁路日客运量就有3万人,年旅客客运量达到1000万人以上。
此外,随着旅游交流的深入,中俄跨境自驾游也将适时开通。
2011年,吉林省至朝鲜罗先开通自驾车旅游项目,现已成为中国热销边境旅游产品。田云鹏说,中国长白山至俄罗斯斯拉夫扬卡400余公里,公路基础设施较好,公路沿线生态环境优异,合作开发自驾车旅游产品,打造山海相连的中俄跨境旅游长廊,能够吸引更多自驾车旅游爱好者赴俄罗斯远东地区旅游观光,也可使俄罗斯滨海边疆的公民更快捷抵达吉林省旅游,丰富两省区旅游合作内涵。
但由于1992年中俄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汽车运输协议》,只对8座以上的客车运输做了明确规定,尚未签署小型车辆国境协议,所以,开展中俄边境地区间的自驾车旅游还缺少双边政策依据。但在2015年召开的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运输合作分委会口岸工作组第十六次会议上,原则同意中俄边境地区协商开通小型车国境问题,并责成地方口岸部门牵头协商此事。
尽管中俄双方在旅游方面互动颇多,但也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截至目前,吉林省经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和经营中俄边境旅游的旅行社共计145家,但目前只有7家在俄罗斯口岸联检部门获得备案,这也严重影响了吉林省赴俄罗斯旅游规模的扩大。
除了旅游,上述高铁线路的建设,也将加深中俄间交通运输以及扩大地区交流与发展。
郭川表示,“珲海高铁”对内通过吉珲高速铁路与我国高速网相连,并通过长春至白城铁路连接内蒙古,形成中蒙俄快速通道,有利于促进欧亚一体化进程。对外直达俄远东地区轨道港口城市海参崴,将形成中国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快速铁路通道,对加强中俄经贸合作,发展中俄边境旅游,推进图们江区域合作和远东地区经济发展都有积极作用。
早在此前,中俄珲马铁路口岸已经实现联运。自恢复联运以来,运量逐年增加。去年进口煤炭、铁矿粉及木材118万吨,今年1至4月,已实现进口80万吨。
去年5月24日,珲春至扎鲁比诺港到釜山航线成功开通,全年共运营30个航次,运输标准集装箱437个,实现了常态化运营。吉林省东北亚铁路集团已投资对俄罗斯扎鲁比诺特洛伊兹港进行升级改造,港口的集装箱和散货运输能力大大提高。
如果上述高铁项目推进顺利,此后中俄间将在旅游、高铁、公路、港口等方面实现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