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春运如期而至,有没有买到一张回家的火车票成了人们见面时必聊的话题,整个社会也把目光聚焦到春运的主力—铁路上,这段时间与铁路有关的报道也比平常多出不少,如“无座票半价的讨论”、“抢票软件”、“铁路员工加薪”、“铁道部亏损”等,这些新闻的背后其实是由于“一票难求”引发对铁路的不满。
前段时间,铁路部门推出的“购票日历”、“官方版购票宝典”,它不是僵硬的提示旅客提前购票日期,不是简单地告知旅客购票的渠道,而是将具体的购票日期、购票流程和相关注意事项提供给旅客,让旅客有充分的准备去“抢票”,这些措施虽然不能解决“一票难求”这个根本性问题,但提高了乘客购票的便利和舒适。实际上为能让更多的人回家过年,铁路也做了很多努力:加快推进铁路建设,春运时停运部分货运列车,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加开临时客车。只不过可因为公众眼中只有“一票难求”,铁路部门这些年的努力都被忽视了。
我们应该理性的看待春运时的“一票难求”。第一,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情,一到春运就会出现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期间全国的出行旅客将高达34.07亿人次之多,虽然每个人都想买到一张回家的火车票,但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在这个问题上不要有不切实际的期待的。第二,铁路不是唯一的交通工具,春运压力应该让民航、公路等分担。
寄望铁路按照春运标准运力来扩充运能,修建铁路将是极大的资源浪费,且也是不现实的,一个国家不可能为了满足这几天非常规的人流而大建铁路,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
同时铁路部门总挨骂,不应感到委屈,而应该将心比心,充分理解大家回家的焦急心里。一方面,要继续提高服务水平,提高乘车和购票体验。另一方面,不仅要积极回应公众“一票难求”的质疑,坦诚相待,更要积极为旅客出谋划策,规划乘车行程,从而让旅客“曲线”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