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丹
航空经济是一种依托航空运输方式形成的新型经济形态,以高附加价值、高技术含量和高时效性为特征,近来越来越受到社会和民航业界的关注。
根据不久前召开的2013中国民航发展论坛传出的消息,近10年来,我国的航空经济发展非常迅速,不少地方政府已认识到了民航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纷纷把发展民航业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抓手。截至目前,全国共有57个城市,依托50个机场,规划了58个临空经济区。
面对蓬勃发展的航空经济,笔者认为,我们应清醒地意识到,每一种新型经济形态从形成到成熟的过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其发展过程中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还有很多:伴随着航空运输发展而日益强大的航空经济,如何更好地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航空业在新时期经济体系中能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通过民航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增强其对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
航空经济的发展不是单独哪个部门、哪个企业就能推动的,它需要地方政府、航空企业等多方面的努力。
一方面,发展航空经济的前提是要有一整套完善的航空运输政策作支撑,包括国家层面的政策扶植、行业主管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的各项政策支持。比如,制定宽松的市场准入政策,以开放市场、加强监管为发展原则,让企业走出去;鼓励社会多种资本投入民航业;积极改善市场运营环境;推动空域改革;搭建货运公司代理平台进行资源共享等。特别是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其在协调当地政策和资源方面的优势,在临空产业的航空运输、产业开放、投资融资、土地管理、人才引进等方面形成相互配套、完善的优惠政策以及支持体系,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另一方面,航空企业要积极适应市场变化,提高综合竞争力。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正在由投资型拉动向消费型驱动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而民航业的定位正在由基础性产业向支柱性、辐射性产业转变,航空企业需积极适应并加速应对这种变化。具体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强产业链,这需要民航发挥产业集中的优势,注重转型升级,提高系统集成能力。作为航空运输主体的航空企业要争取成为服务集成商,为旅客提供“一站式”的综合解决方案。同时,航空企业还要注重对外加强合作,根据商业环境变化合理构建利益共同体,不断创新商业模式,提高综合竞争力,确保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总之,我国航空经济的发展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仍有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冷静思考。特别是对于各地区如何利用航空优势因地制宜,更好地促进航空经济发展等问题,还须加强统筹谋划和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