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东南国际航运中心、邮轮母港和全自动化码头
瞄准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目前,厦门已初步形成了国际集装箱干线港,两岸航运交流合作先行区、国际航运服务业聚集发展示范区和东南沿海国际物流中心的“双港双区一中心”发展格局。
国际邮轮母港依托自身旅游资源和对台优势,开发定位为一流国际邮轮母港暨高端旅游目的地,并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航次和国际友城航次等特色航次。运营的邮轮包括歌诗达“维多利亚”号、“中华泰山”号、天海“新世纪”号、“蓝宝石公主”号和歌诗达“幸运”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厦门打造了具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化码头,深度融合了人工智能、运筹学决策和系统工程理论等技术。如今,这张中国制造的“名片”,正循着“一带一路”的足迹,走出国门。
沿海港口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港城深度融合,港口成为城市乃至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摄影/章轲
打造“东南国际航运中心”
“中国有那么多港口,有的硬件设施比厦门港强很多,但为什么要把厦门定位为‘国际航运中心’,肯定有其中的道理。”6月13日,厦门港口管理局副局长陈一端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2011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之际,国务院批准实施《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支持厦门加快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创新航运物流服务,大力发展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航运物流服务体系。”我国“十三五”规划也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上海、天津、大连、厦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陈一端介绍,厦门国际航运中心是腹地型和中转型相结合的复合型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定位是以厦门港为中心,以东南沿海城市群、产业群和港口群为支撑,立足海西、服务两岸、面向国际,建成具有参与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和国际知名的邮轮母港。
13日,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规划建设工作小组办公室给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底,厦门港拥有北美、欧洲、地中海、中东、澳洲、红海、非洲、东南亚及东北亚等集装箱班轮航线143条,其中国际航线87条,内支线15条,内贸线41条,“一带一路”航线42条。如今,厦门已成为海峡两岸经济区最大的台资企业聚集区,以及大陆最重要的对台贸易口岸。
厦门港航线布局50个国家和地区,通达国内外各大港口,还与马来西亚巴生港、美国迈阿密港结成友好港。目前,厦门“一带一路”沿线友好港已达11个,持续拓展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广度。
截至2016年底,厦门市全市共有航运企业75家,国内营运船舶390艘,运力215万载重吨,运力规模同比增长2.0%。全市共有5家国际航运企业;75家国际船舶代理企业;9家国际船舶管理企业;40家境外航商驻厦门代表机构,其中22家代表处,18家分公司。
“国际航运中心”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辐射能力。陈一端告诉记者,厦门港扶持晋江、吉安、赣州、三明、龙岩、武夷山等陆地港的建设,扩大进出口业务辐射范围,2016年各陆地港经厦门港进出口集装箱32.69万标箱,同比增长37.8%。
目前,厦门港已开通了三明、永安、南昌、赣州、吉安、新余、萍乡、鹰潭、上饶、景德镇等城市的海铁联运线路,业务网点达到15个,覆盖了福建、江西省的大部分区域和湖南部分区域,并逐步向广阔的中西部地区延伸。2016年,厦门港完成海铁联运集装箱19609标箱,同比增长7.23%。
海峡两岸邮轮圈
“东北亚邮轮圈、海峡两岸邮轮圈、东南亚邮轮圈,这是三个主要的邮轮目的地。我国的天津、上海、广州邮轮业务开展的比较早,腹地客源充足。”6月13日,厦门国际邮轮母港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培植对第一财经记者说,“在‘夹缝’中发展的厦门邮轮业主要打的对台牌。”
这天上午,第一财经记者在厦门邮轮母港航站楼看到,“中远之星”邮轮正停靠在1号码头。“中远之星”主要有“厦门-基隆”和“厦门-台中”2条航线,每周4个航班。
厦门港的“邮轮圈”
蔡培植介绍,为满足邮轮产业后续发展需求,2016年9月,厦门国际邮轮母港正式启动码头泊位升级改造,计划建设4个泊位,其中0#-2#泊位为邮轮泊位,3#泊位为2万吨级滚装轮泊位,总投资预计超过5亿元。
蔡培植说,0#-2#邮轮泊位建成后,可满足1艘15万吨级邮轮和2艘8万吨级邮轮三轮同靠,同时0#泊位码头结构可满足世界最大的22万吨邮轮靠泊要求,这一能力不仅在亚洲居前,在全球也属一流。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厦门国际邮轮母港还将新建一个航站楼,按照高峰小时6000人客流规模设计,包括旅客候船、通关、联检及办公面积约5万平方米。新航站楼虽然比目前的邮轮中心建筑规模稍小,但其是专为邮轮服务,年吞吐量可达80万人次,建设后的通关和候船条件将大幅提高。
蔡培植介绍,邮轮母港片区的7个地块功能,即“海上世界”的建设内容基本确定,将建设含高端商业、酒店、文化、室内娱乐、写字楼在内的综合体,规划建设海洋王国、冰雪世界、创意市集、电影文化艺术中心,其中一些创新业态将在厦门首次出现。
厦门国际邮轮母港是我国四大邮轮母港之一,也是国家确定的邮轮运输试点示范港。邮轮产业是厦门市经济产业版图中又一个新兴亮点,近年来已成为厦门现代旅游业最活跃、发展最迅猛的产业之一。 数据显示,2016年,厦门全年共接待国际邮轮79艘次,其中母港邮轮65艘次,挂靠港邮轮14艘次;邮轮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20万人次,达到20.08万人次,同比增长14.3%。
蔡培植介绍,今年1-5月,厦门邮轮母港共接待邮轮34艘次,同比增长41.67%,旅客吞吐量4.71万人次,同比增长35.68%,预计到2018年,邮轮母港旅客吞吐量将达30万人次。随着厦门邮轮旅游业的发展,厦门港吸引了包括丽晶七海、银海邮轮、嘉年华邮轮集团、皇家加勒比游轮公司等世界知名邮轮到访。
见证“魔鬼码头”
5月29日上午9时,全球第一艘超21000标准箱级别的集装箱货轮“东方香港”号,在中国首个全自动化码头中远海运港口厦门远海码头举行首航作业启动仪式。
这是目前世界最大级别集装箱船第一次靠泊厦门港,同步创造了中国首个全自动化码头首次承接全球最大型集装箱船舶首航作业之纪录。
在作业现场,码头操作系统依据船舶信息,自动生成作业计划并下达指令,货柜装卸区空无一人,运输货柜车辆也是无人驾驶。20小时作业,装载近4000个标准箱。
中远海运港口厦门远海码头是中国第一个全自动化码头。
13日,第一财经记者站在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的一个二层楼高的观景平台上看到,岸桥把集装箱吊到转运平台上,门架小车随后把集装箱吊运到自动导航运载车上,自动导航运载车再把集装箱运送到指定位置,最后轨道吊把集装箱精准地吊送到堆场。
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毅鹏告诉记者,中远海运港口厦门远海码头全套系统均独立开发,创新运用自动化仿真系统,进行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水平运输、堆场装卸、路径优化等设计、开发、统计、分析,颠覆了传统码头装卸流程,对于我国目前传统码头的改造升级具有示范和指导意义。
厦门远海码头一期工程总投资6.58亿元人民币,自动化码头岸线长447米,占地面积约16.66万平方米,配备3台自动化双小车岸桥、16台自动化轨道吊、18台自动导航运载车及8台自动化转运平台,年设计吞吐能力为70-95万TEU(标准箱),相当于在原设计能力的基础上增加20%以上的吞吐能力。
“厦门远海码头被誉为新一代‘魔鬼码头’。”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王沈元对记者说,设计人员打破了传统的由内燃机驱动的水平运输方式常规,将码头装卸完全置于轨道上,用电驱动来实现,解决了噪音大、排放超标、污染环境等问题。由于整个码头的系统采用电源驱动,经测算比传统码头节省能源25%以上,碳排量减少16%以上,是真正无污染零排放、绿色环保的全自动化码头。
“全封闭、无人化、远程控制和系统自动运行的设计,也最大限度地降低人机接触,解决了传统码头的安全管理难题。”陈毅鹏说,在大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这一全自动化码头还将向智能方向发展,发展成为智慧型的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