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国家制造业竞争力委员会26日发布了“制造业国家战略”白皮书,其中明确提到印度“欲与中国竞争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印度制造业近几年的成就举世瞩目,虽然还没有人认为在这一领域印度已经走在中国的前面,但也没人怀疑印度在世界制造业重心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进程中的“后发之势”。
从官方统计报告看,印度2003年制造业增长7.3%,2004年上升至9.2%,发展势头相当之好,其中植物纤维生产及成品纺织工业品的增幅更是达到了59.1%和30.8%。印度商工部部长纳特曾指出,在矿业增长只有4.6%的情况下,工业整体增长率达8%,这主要得益于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尽管如此,印度制造业中存在的基础薄弱、劳动力职业技能偏低、投资不足等顽疾始终未能得到有效医治,这也使得印度在1995~2004年的10年里,制造业平均增长仅处在7%的较低水平。去年9月,辛格新政府宣布组建国家制造业竞争力委员会,专职负责推动制造业的快速及持续发展。
此次“制造业国家战略”白皮书的公布可看作是印度全面改革现有制造业的纲领性文件。文件强调,印度要想和中国竞争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就必须让企业更容易解雇员工,减少无意义的生产检查,改善基础设施以及改革进口关税体系等。
其中,有关劳工问题的内容在文件中占去了很大篇幅。“印度需要每年创造700~800万的农业外就业岗位才能使失业率维持在现有7%的水平,而制造业的兴起每年就能新增近250万份的工作。”文件中这样说。
此外,文件还号召废除印度1947年颁布的《产业纠纷法案》中有关员工解聘的条款,原法案规定超过100人规模的公司如要解雇员工必须获得国家有关当局的批准。印度还规定,企业在临时工工作一段时间后必须提供一份长期工作合同,改革这一条文的呼声也很高。
在制造业上市公司方面,文件希望能让此类公司“完全拥有管理和商业的自主权”,此点显然是针对印度国家石油和天然气公司(ONGC)的现状提出的。这个印度能源界的领头羊一直被外界批评受到政府的干预过多,束缚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进一步发展。
另有专家指出,为了跟上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步伐,印度需要采取更为积极的措施。如为了刺激国内市场的消费,需把制成品的税率降至与中国同等水平,即从30%降至15%。此外,印度还需要削减进口关税、改善交通状况并借鉴中国发展经济特区的经验。
印制造业出口潜力无限
印度制造业出口额近几年连续大幅增加,从2002年的约370亿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540亿美元。虽然和中国的4000多亿美元相比,印度的制造业出口还只能算是“小弟弟”,但全球两大知名咨询公司一致认为两者之间的差距将越来越小。
埃森哲最近发布了一份关于低成本国家外包业务发展的研究报告,其中指出印度在未来5~10年内其制造业出口将增至1500亿~2000亿美元。
埃森哲合伙人Jose Morales说,高成本国家正在寻求中国以外的国家作为制造业外包的目的地,原因是为了降低风险,而印度凭借优越的IT人才条件和语言优势将分得最大“一杯羹”。Morales认为,事实上印度在中小规模制造业的发展上已领先于中国,只是在大规模制造业方面尚难以匹敌。
与此同时,麦肯锡合伙人Shirish Sankhe说,印度具备大幅提升制造业出口的潜力。
19世纪是英国世纪,20世纪是美国世纪,21世纪是谁的世纪?这是现实主义者想要问的问题,但是谁也不能给出答案。另外一个问题相对简单,21世纪谁是制造业的主宰,答案是中国吗?印度人希望是印度。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05至200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与印度的差距比往年更加缩小了。中国和印度分别排在第49位与第50位,中国下降了3个位次,印度则上升5位。
中国和印度的问题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中印两国近年来均增长良好,不过该报告认为“中国和印度同样受制于机构问题,如不妥善处理,国家竞争力的增长将受影响”。
有意思的是印度正在为提高国家竞争力而努力,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发展制造业。目前占印度GDP一半以上是服务业,但服务业造就的只是一批精英富豪。印度决策者已经认识到,仅仅IT产业是不够的,必须学习中国发展制造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吸纳更多劳动力,才能让更多人享受到经济增长的好处。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印度国大党政府最近设立了“全国制造业竞争力理事会”,而该理事会在26日公布了成立以来的第一份“印度制造业国家战略”报告。
该报告称:“仅仅是为了保持目前7%的失业率水平,印度每年就需要在农业以外创造700万至800万个就业岗位。”未来20年内预计将有数百万印度人离开低增长的农业领域,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是惟一能够实现如此多就业机会的来源。
印度的“制造业国家战略”报告实际上并没有提出更多更新的观点,限制印度制造业发展的还是老问题,其中最重要的老问题是人的问题:印度的法律对于工人实在是太“溺爱”了。
因此,这份“印度制造业国家战略”报告继续呼吁,“印度要想和中国竞争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就必须让企业更容易开除员工,减少无意义的检查,改善基础设施,并全面改革进口关税体系”。
印度劳工法对于企业员工的过于溺爱,破坏了劳动力市场形成,也阻碍了企业增长,抑制了海外投资。根据现有法律,在印度需要雇佣超过100名员工的公司必须获得政府批准;公司雇佣员工时间超过3个月就必须签订合同。印度几年前就希望推动“经济特区”发展,但是放宽劳动市场的法案直到现在仍然无法获得议会通过。
相信印度为了提高自己的制造业竞争力,迟早会改变“溺爱”员工的做法;中国制造为了继续提高自己的制造业竞争力,要做出怎样的改变呢?答案可能是有趣的,印度企业需要放弃对员工的溺爱,中国企业则需要加大对员工的关爱。
比较印度,中国企业对于员工关爱的缺乏已经产生了大问题:制造业创造的财富并没有让员工受惠,工资10年不涨,贫富差距越拉越大;企业员工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进而产生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民工荒”问题;企业对于员工的培训不够,应有的科研程度不够,制造业陷入低层次、低价格、低利润的怪圈;中国制造产品出口创收不够,相反不断产生贸易摩擦。
一个国家的发展经济力最终要落在企业员工身上,企业员工既是劳动者,也是创造者。无论是中国还是印度,想要成为制造业的强国都要落在对员工的投入上。中国制造业是需要小步慢跑地不断升级的,政府迟早要把企业职工的福利和培训政策强化起来,不仅是要逼中国制造企业走一条升级之路,提高竞争能力,而且也是为了缩小贫富差距,建设和谐社会。(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