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行业目前仍处在‘寒冬’,整个行业短期内难以看到市场复苏的明显信号。大型海运企业的业务受到打击,经营面临亏损;中小企业更是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总裁李绍德来说,金融危机带来的“阴影”依然难以散去。
而作为一位海运界的政协委员,李绍德今年带来的提案,也与海运业目前的境况有直接关系。“去年,集装箱、油轮和干散货的运价指数分别比上年同期低了 26%、11%和44%,干散货的运价甚至比2009年金融危机时还要低。同时,海运企业的主要支出成本——燃油价格却一直居高不下,去年的价格比 2010年高出近40%,比2009年高出74%。”李绍德说,在这种市场态势下,海运企业普遍遭受到了很大影响;加之受金融危机影响,海运需求持续委靡不振,运价大幅跳水。“受这种内外压力的双重挤压,很多企业的经营陷入困境,甚至还有不少企业濒临破产。”
面对这种市场的困境,中海运在采取“内部挖潜”、尽力降低成本的同时,还采取了“走出去”的策略。李绍德介绍说,中海运在美国有一个集装箱码头,就一直运营得不错。同时,他说:“为了应对市场危机,中海运与很多客户在签署协议时,都是采用的价格联动机制——很多时候,我们的运价会根据市场燃油价格等因素,有一定的商讨余地,避免了太多的损失。”
而进入2012年以后,不少行业的需求都出现回暖,市场形势有了好转。但这一迹象并没有出现在海运行业上。“海运企业经营环境更加严峻,尤其是BDI指数创出26年来的低点,而燃油价格却创出了历史新高。”李绍德说。如果任由这种势态蔓延,势必导致我国海运船队遭受严重损害,使我国在国际化进程中失去一个重要保证。因此应该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出台强有力的扶持政策,以解企业的燃眉之急。
在此次递交“两会”的提案中,李绍德建议尽快出台海运业振兴规划。“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出台了钢铁、汽车、造船、物流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而海运业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服务行业,无论是应对当前困难,还是着眼长期发展,都应尽快出台海运业振兴规划。明确认定海运业的战略地位,将促进海运业的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财税政策、货源保障、资本投入、行政管理、人力资源、技术进步等各方面,综合制定促进海运业发展的扶持政策。”
同时,李绍德还建议加快《航运法》的制定和实施,以及提高船员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