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十一五”规划中区域发展战略的指导下,中国南、中、北三大港口群在合作共赢中逐步升级。
在此间正在召开的“首届中国港口城市市长高峰论坛”上,“优势互补、合作超越竞争”成为各港口城市长讨论的主题。
交通部部长李盛霖说,交通部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支持港口合作,共同促进港口城市和区域协调发展,开创中国港口和城市发展的新局面。
出席本次高峰论坛的31个中国港口城市市长们共同发出倡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健全港口、港口城市和区域合作协调促进机制。构建以比较优势为基础、以分工协作为内容的港口城市合作新模式。”
中国“十一五”规划将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和国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东中西互动、相互促进的区域经济正成为中国经济社会新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李盛霖指出,以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珠江三角洲港口群以及渤海湾港口群为中心的港口群发展成为国家港口建设的重点。国家在制定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渤海湾三区域沿海港口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制定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
在中国对外贸易中,除东盟自贸区、港澳CEPA的成功实施外,东北亚经济合作、海湾六国、上海合作组织等区域经济合作方兴未艾。在国内看,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并列为中国三大经济圈。近年来,这三大经济圈开始了一轮全新的整合运动,港口城市具备了借势而为、跨越式发展的潜力。
“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正为我国港口及港口城市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晓郁说,在国家区域战略的指导下,可以预见,中国将成为世界港口经济最具活力和增长潜力的国家之一。”
专家认为,目前,中国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布局已取得举世瞩目的进展,正在形成南、中、北三大国际航运中心的基本架构。包括南部的香港国际航运中心,以深圳、广州和珠三角港口群为支撑;以江浙为两翼,上海为中心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大连、天津、青岛为支撑的东北亚国家航运中心也正在酝酿。
长期以来,中国港口缺乏分工合作,成为各界批评的焦点。然而,行政区划分割、区域间缺乏合作的状况无可避免地导致港口重复建设、恶性竞争。随着区域合作战略认识的逐步深入,尤其是在国家“十一五”规划指导下,地方政府都立足于所在的经济区域进行了经济和社会功能的“定位调整、分工协作”,在三大经济圈的定位下,三大港口群内部的协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005年,不含台湾和港澳地区,中国港口吞吐量完成49亿吨,集装箱完成7564万标准箱,已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是五年前的2.2倍和3.2倍。目前,中国有10个港口的吞吐量超过亿吨。
以长三角港口群为例,长三角作为目前和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中国确立以上海为中心,依托江浙港口群的“一体两翼”组合和“三个体系”的发展层次,为竞争渐趋激烈的长三角港口群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上海港2005年吞吐量达到4.43亿吨,首次超过新加坡港,成为世界第一大港。
“上海港成为长三角、长江流域城市的共同资源。”上海市副市长胡延照在论坛上说。
胡延照说,上海将按照交通部关于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建设上海航运中心行业体系的战略布局的要求,联合江浙,继续深化港口城市的协调合作,在大力发展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同时,全力支持长江黄金水道的开发建设,全面启动高等级内陆运输网络的建设,为长三角地区和其它港口城市发展创造资源。
适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中国港口城市专家和官员对联合发展达成共识。发挥港口群作用,促进区域港口之间的合作竞争,是世界各国港口发展的共同道路。
专家指出,以鹿特丹、汉堡、安特卫普等港口组成的西欧港口群,以纽约-新泽西港为核心的美东港口群,长滩、洛杉矶为主的美西港口群等无一不是在市场经济下,互相联合,形成了地区协调有序的港口体系。
商务部国际经贸研究院专家柴海涛指出,这些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的新的市场要素整合,给港口城市和临港经济带来的机遇有:一是极大地扩大了城市经济容量。包括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二是由于区域合作带来的港口功能多元化需求,促进了港口;三是出现了以港口经济的繁荣带动腹地经济发展的机会。
然而,专家还指出,在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战略的指导下,港口合作又面临新的要求。突出港口群的优势,还需要立足腹地经济资源,形成规模化特色的产业园区;在区域中依托港口形成综合性的运输枢纽和现代物流中心;同时,注重缓解港口城市环境压力,鼓励跨行政区域的资源整合,共同发展规模化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