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原因分析
港口与国民经济总体表现出的相关性表面上似乎显而易见,但这种关系的背后具有深层次的经济原因,这一原因不仅导致现在的结果,还将影响未来港口业发展走向。
2.1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众所周知,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是扩大社会再生产规模、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构筑产业结构及空间布局最基本的途径,尤其是现阶段我国经济主要依靠固定资产投资扩大需求来推动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交通先行”。港口属于交通基础设施,加大港口设施建设投资,一方面解决了因港口能力不足而导致频频压港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港口的建设还会带动水泥、钢筋等建材的需求,增加当地就业机会,收到一石二鸟的经济效果。可见,投资建设港口这一固定基础设施既解决了经济中的供给问题,也产生了经济中新的需要。所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社会各方通过中外合资、合作和外商独资等不同方式建设港口,近几年沿海港口投资额不断攀升正是政府鼓励措施下的必然结果。
2.2外向型经济发展要求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为解决发展经济急需大量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影响企业竞争力的问题,逐步推行了以外向型经济为重心的经济政策,引导企业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扩大出口为中心,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成绩卓著,整体表现出“出口导向”和“加工贸易主导”的特征。在此情形下,我国对外贸易持续高速增长,并于2004年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1547亿美元。作为外贸进出口重要通道的沿海港口,其吞吐量节节攀高,2004年沿海港口外贸吞吐量达10.56亿t,部分矿石、煤炭等重要物资还出现压港现象。所以,在外向型经济宏观政策影响下,为减少流通领域不必要的延误,满足市场需求,必须加大对港口的投资,扩大港口通过能力。
2.3运输方式的必然选择
在综合运输体系中,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等5大运输方式各自分工明确,铁路为区际长途货物运输的主力,在陆路货运中占有重要地位;公路主要承担短途货物运输且在长途零担货运中发挥着一定作用;管道和航空受其自身条件限制仅适用于特定的环境。而水运是一种投资省、占地少、劳动生产率高、运输成本低的运输方式,特别适宜对时间限制性小的长途大宗货物运输。正是水运的这一优越性,吸引了85%左右的外贸货物选择海上运输方式,并必然途径海上运输的节点——港口集散,使港口成为大宗散货运输和国际运输体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