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统计材料显示,1月,国内钢材出口同比增长了21.5%,这对于国内低迷的钢铁市场而言无疑是一阵春风。
业内专家认为,目前中国钢材价格已低于国际市场,国际市场短期价格回升对中国市场而言是利好消息。
但受有限需求增长和过剩产能制约影响,太大的资源压力很难使国际市场价格长期大幅上涨。同时受进出口态势的制约,国际市场即使出现价格的短期上涨,近期也很难通过出口态势演变来消化国内释放的新产能,缓解国内的市场压力、改变国内市场的走势。
国际钢价呈现三大趋势
日前,业内人士对新华社记者表示,2006年国际钢材市场走势有三个特点:一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短期的压库、有限的减产以及短期的需求增加只能演绎区域市场的价格走势,引发世界区域市场钢材价格走势的不同。 但是从钢材市场价格走势规律看,区域钢材市场价格走势不平衡只能是阶段性的。在钢材流通作用下,运行的趋势是向平衡方向发展。二是区域钢材市场需求增长发展不平衡和产能过剩将导致国际钢材进出口市场的激烈竞争,贸易保护主义在一些地区有抬头的趋势。但是只要区域市场价差较大,国际钢材贸易量就会增加。三是2006年国际钢材市场价格在不同地区的小幅涨跌交替中,总体走势将比较稳定。
据了解,1月,美国市场仍然受经济较快发展和灾后重建的影响,需求持续旺盛,但是每吨200多美元的价差,使得布什总统也不得不考虑国内消费者的利益,没有批准无缝管反倾销议案。
这正是世界市场一体化趋势的必然结果。因为目前世界出口市场的板材价格仅360美元/吨。只要国际市场钢材价格差距较大,国际钢材贸易量就会增加。
中国钢材出口反弹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钢材生产国和消费市场,特别是经过近几年的钢厂改造和发展,我们的技术和设备已经步入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中国大钢铁企业的产品越来越具有国际竞争力。尽管国情决定了中国不会走钢材出口导向型发展道路,但是保持合理的净出口量是符合市场规律的。2005年虽然我国进口钢材2586.6万吨,累计出口钢材2052万吨,净进口534万吨,出口总量比2004年有明显增长,但是却呈现出月度出口不断下降的趋势。直到2005年11月才出现出口缓慢增加的良好势头。
一位业内专家认为,从近几个月我国钢材进出口态势看,由于国内钢材市场价格明显低于国际市场,已经出现了进口持平、板材和长材出口增加的良好势头。2005年10月出口钢材134.4万吨,连续几个月处于较低水平。但11月、12月钢材出口量分别为155.8万吨、181.8万吨,环比分别增长15.9%和16.7%。其中,12月份出口线材59.2万吨,螺纹钢15.5万吨,板卷29.9万吨,管材34.1万吨。这些品种出口都比10月份有较大增长,但还是低于一季度超过200万吨的水平。
出口低附加值的困惑
该专家认为,中国钢铁企业今后仍然面临扩大出口的艰巨任务。与出口导向型的内涵不同,扩大钢材出口是中国钢铁企业走向国际化经营,驾驭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保持国内市场资源供需平衡,维持良好的进出口平衡态势的一项战略任务。随着国际市场钢材需求缓慢增长和中国的低价格优势,中国钢材出口会出现平缓增加的态势,总体进出口将好于2005年。尽管2006年世界经济增速低于2005年,但总体发展仍然较快。与前两年不同的是,发达国家增速放缓,但发展中国家的区域板块经济增长仍然很快。
河北省冶金协会副会长宋继军认为,针对国内钢材出口反弹的情况,令人忧虑的是,国内钢材出口品种仍以低附加值的棒材和板材为主,汽车、造船用钢板及锡钢片等高附加值的钢产品仍依赖进口。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2006年我国钢材产量将增至4.4亿吨左右,而同期国内需求量仅3.4亿吨左右,供需不平衡导致的出口过快增长与资源、运力和环境的矛盾将日益突出,国内资源紧张程度将进一步加剧,从而影响国家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政策的执行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