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变化的实质是变化不大!1000亿美元!2005年,中国的贸易顺差极有可能触摸这一前所未有的高点。
但是传媒普遍的反应是忧虑。刚刚做出这一预测的中国商务部,声称无法为新的纪录欢呼喝彩。商务部称,照此增长下去,“只要5年时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不断增加的贸易顺差虽然在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外汇储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商务部毫不讳言这一数字的负面影响。
1至8月,中国对美欧顺差分别增长了50.7%和124.7%,这种大幅增长必将引发更多的贸易摩擦,同时成为欧美对人民币继续升值施压的重要筹码。国内经济学的巨头们也认为,1000亿美元的顺差使得中国未来外贸形势不容乐观。过高的贸易顺差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增长比过去几年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外部需求,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了37%。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80%,大大高于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10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仅相当于日本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水平,为什么会导致如此多的人立即发表如此多的悲观论调?为什么中国有钱不敢赚?基本结论有两个:
第一个结论是,我们认为中国国际贸易的基本格局已经有了静悄悄的变化。进口方面未来将进入一个稳定期,顺差的多少将主要取决于出口的波动。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近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投资力度的增长,中国的进口,除非政府未来推出明确的鼓励政策,否则将会维持稳定状态。我们现在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今天的中国是世界主要商品的供应国而不是需求国。而外商投资增加导致的进口增长,因国内配套能力的加强,今后也很难大幅转化为进口增长。所以说,今后中国经济将可能产生多少顺差,基本取决于出口的形势发展。
第二个结论是,2006年中国的出口增长速度将比今年有所减少。这方面有内因和外因两种因素在发挥作用。外因是各国对华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活动,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中国出口的增长。而外商投资的高峰期已过,外资拉动的出口增长也趋稳定;内因是中国经济增长正在处于不稳定周期内,高油价使得中国出口企业的成本大幅上升,资金也因宏观调控而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收紧。而人民币的升值趋势显然又抑制了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这些原因都将导致中国的出口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紧缩。
当然,讨论国际贸易必然要从供应和需求两个方面进行。除了上述国内情况之外,国际经济增长的前景也令人担忧。日本经济虽然有迹象好转,但这种“好迹象”几乎只可以用“忽隐忽现”来形容,情形并不稳定。美国方面,房地产泡沫化以及高油价导致的问题正在浮现,美联储的加息决心日益动摇不定,情况显示美国经济有逆转的可能。而欧洲方面基本依然疲弱,尤其是新欧洲国家并未出现明显的经济好转。这些情况均表明一点,明年世界经济在需求方面,至少不会比今年表现得更好。(陈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