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于2008年启动,至今已经走过5个年头,评选出了50条文化遗存丰厚、历史底蕴深厚、建筑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名街,有力地推动了历史文化名街的保护。近日,为加强对名街的监督和管理,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推介活动组委会组织名街评审专家对前三届入选的30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进行复查和技术指导。为配合这项工作,从本期开始,我们开设《入选之后看名街》栏目,将名街最新动向、复查结果等展现给大家。希望通过这些努力,将名街保护工作推向深入。
6月28日、29日,第五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授牌仪式、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13年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保护同盟年会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与此同时,为落实完成《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专家复查工作项目》、进一步推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组委会组织到会的文化遗产保护、城市规划设计方面的专家,对福州市三坊七巷进行了复查。
从2009年入选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三坊七巷街区的保护发展之路已经走过了5年。在这5年时间里,三坊七巷的保护范围以及街区内的文物建筑有无发生变化?街区的保护规划编制完成情况如何?街区旅游的发展是否导致文物建筑遭到破坏?记者跟随着复查专家的脚步,展开了采访调查。
街区范围有所扩大
文保建筑级别发生变化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各地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消息屡见报端。“在改造过程中,一些历史文化街区被拆除重建了,还有一些范围变小了。”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张松说,历史街区范围的变化以及其范围内文保建筑数量、级别的变化,可以直接反映街区保护的状况,同时也说明了其所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开展的情况。
“在2008年提交‘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申报材料之时,三坊七巷的总占地面积38.35公顷。”三坊七巷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杨勇介绍,而2013年2月完成公示的《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修编)》中,三坊七巷规划区面积增至39.81公顷。“在街区保护修复过程中,原来没有纳入保护规划范围内的,在修编过程中纳入了整个保护规划中。”三坊七巷管委会副主任凌敏解释。
杨勇介绍,目前三坊七巷文物建筑的总数并没有增减,但是级别发生了变化。“原来保存较好的明清古建筑共计159座,其中包括全国重点文保单位9处,省级文保单位8处,市、区级文保单位11处,历史建筑131处。而现在,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增至15处;省级文保单位减至6处;市、区级文保单位为7处。”
“文保单位的升级,说明它们被保护得不错。”张松说。据了解,为了确保保护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福州市先后批准颁布了《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搬迁修复保护办法》、《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审核制度》、《三坊七巷文物建筑保护修复技术规范》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使得文物建筑的原汁原味得到保持。而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福州市先后编制了《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修编)》、《两山两塔两街区文化特区规划》,街区的保护修复工程严格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和“镶牙式”“渐进式、微循环、小规模、不间断”的步骤组织实施。
“这种制度化的工作流程是三坊七巷在保护中探索出来的、值得借鉴的经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张兵说,它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探索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整治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探索积极有效的管理模式
协调旅游发展与文物保护的矛盾
2013年初,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不力,8个县、市被住建部、国家文物局通报批评,云南大理由于过度发展旅游破坏名城而位列其中。而在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复查中,“街区当前的保护情况及存在问题,特别是在旅游开发中对文物古迹和历史风貌的影响情况”是复查的一项重要内容。“现在有些地方旅游搞得很过分,老街原有的面貌基本没有了,做了一个像迪斯尼乐园一样的东西,用它来赚钱。我现在很担心这个问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朱自煊说。
记者注意到,三坊七巷也注重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包括推出以“坊巷院落游”“古建园林游”等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吸引游客。“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发展,一直强调在文物建筑保护的前提下进行,也注重其与文物保护的有效结合。”杨勇说,为了保证街区内文物建筑的安全,三坊七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在节假日旅游高峰期严格限制游客流量。
“管理模式的灵活运用也是我们摸索出来的、平衡‘保’和‘用’的有效方式。”凌敏说,对游客开放的展馆,三坊七巷分三种模式进行管理,分别为:由三坊七巷管委会独立管理,如水榭戏台,每周邀请福州地方戏剧团等在水榭戏台演出,展示福州传统戏曲;由三坊七巷管委会与企业、个人合作管理,如谢家祠开办“福州民间藏品展示馆”;三坊七巷管委会与政府部门合作管理,如二梅书屋与福建省文物总店合作开办“福建民俗博物馆”。“在此过程中,通过展示三坊七巷所蕴含的各项民俗活动、民间曲艺、民间工艺、风味饮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历史街区的活态文化精髓。”杨勇说。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赵中枢认为,在街区文化活力保持、街区业态发展以及文化内涵的挖掘方面,三坊七巷都做了不少工作,街区文化标识与周围历史文化环境也比较协调。“但是要注意使街区周边景观、环境与街区本身相协调。此外,在街区保护修复、历史文化展现等方面,要充分发挥街区民众的力量,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街区保护的事业中去。”赵中枢建议。
合理利用
为历史文化遗存注入新活力
2002年修订的《文物保护法》确定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认为,利用一直是文物保护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在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上,合理的利用可以实现更好的保护,甚至可以成为保护的手段。
近几年,三坊七巷在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对历史建筑的“再利用”进行了有益探索。“三坊七巷作为历史文化街区,具有公共性。我们根据街区的特点,提出了建设全国首个社区博物馆的概念,以‘地域+传统+记忆+居民’模式对其进行完整、动态、联系的保护和展示,将其建成闽都文化的展示体验区。”杨勇说,它还是闽台两岸交流的重要基地,比如“2011年三坊七巷与台湾学术研讨会”、2012年“福州海峡创意设计周”活动等的举办,使其成为保护和传承、认识和体验闽都文化的一个重要平台。
“目前文化旅游业、文化博览业、收藏拍卖业、工艺美术业等文化产业的发展,使得林则徐纪念馆、严复故居、林觉民故居、二梅书屋、林聪彝故居等文保建筑和历史建筑都被利用起来。”凌敏说,在利用中它们的历史文化价值得到展现,而利用所得的收益又反过来用于保护它们。“在利用的过程中,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互利共赢一直是我们坚持的方向。”
“今年8月我再次去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踏勘,同2009年所见相比,南后街开始热闹起来,街内生活基本得到恢复,而其两边的巷子经过整治和文物修复,有了许多新的看点,也营造了不少新的文化空间。”张兵认为,三坊七巷从“拆除”中抢救下来直到今天,老街的活力在逐渐复苏。“这代表了一种健康的发展趋势,不过,在很大程度上,三坊七巷沿街商店的业态主要面向游客,而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发展,并不应该完全依靠旅游功能的注入。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街区管理机构应该认真研究整个地区居住功能的恢复问题。”
张松建议,三坊七巷在社区生活品质提升、历史街区的多样性特征维护和基础设施全面改善等方面应该做出更好的示范性推进工作。同时要更加注重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生、活用的整合推进,更加注重居民生活、文化旅游和商业开发的协调平衡发展,并为此开展更加有效和有序的规划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