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5月5日《中国青年报》报道,日前,陕西省白河县政府通报了关于白河县党政主要领导调整任免的决定:陈晖同志任中共白河县委书记,免去郭德林同志中共白河县委委员、常委、书记职务。另据安康市政府网站人大常务委员会任免人员名单,郭德林将在安康市卫生局担任局长。当地组织部门并未解释此次任免是否与郭德林此前遭遇的“豪车”事件相关。对于官员被问责之后公众的反应,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表示,这引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原本目的在于惩戒官员的问责机制,是否成为一些地方政府应对舆论的手段?
今年1月,国家级贫困县陕西省白河县县委书记郭德林被曝出配备百万豪车,后查郭德林乘用的大众途锐越野车所有人为白河县一家民营企业,该车系从企业“借用”。几个月后,郭德林被免去白河县县委书记职务,调任安康市卫生局局长,安康市是陕西省的地级市,白河县为其下属县区之一。白河县县委书记与安康市卫生局局长同为县处级干部。
最近一段时间,因为网络的曝光和舆论的质疑,很多热点事件的当事人都被迅速处理、问责,但后续调查成为“半拉子工程”,问责成为应付舆论和忽悠民意的手段也正集中爆发。在很多事件的追究中,的确存在将问责变为地方政府自我保护方式的情况,一些地方政府打向官员的板子往往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陕西省白河县县委书记郭德林,即为明显的一例。
我们需要警惕的是,现行的制度对权力的约束和管制,依旧还是苍白,尤其是在对沸腾民意的考量权衡上,一些权力依旧我行我素、嚣张跋扈,甚至是逆民意而动,也是“毫发无损”。
问责不该是忽悠百姓的应对手段!执行党纪政纪的严肃性和公信力,岂能在“走过场”的忽悠里“灰飞烟灭”,如果问责成了忽悠百姓的应对手段,那么官员执政还有何压力可言?他们根本不用为自己的违法乱纪行为承担过错,那么百姓的利益又由谁来捍卫呢?所以,对那些忽悠百姓的问责的肇事者,更该好好追究一番,看看他们为何这样护着那些问题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