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上午,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举行的第四届海峡两岸抗日战争史学术研讨会期间,两岸抗战史学家一致认为中国二战贡献被低估。
本月18日,美国《纽约时报》18日刊登题为《世界欠中国“战争债”》的评论文章,认为中国在二战中曾为世界和平付出巨大牺牲,做出巨大贡献,但令人遗憾的是,中国在二战期间对同盟国抗日战争的贡献从未被全面承认。
评论称,中国抗日战争是未被讲述的“伟大故事”之一,尽管中国是首个与轴心国交战的同盟国,但中国在太平洋战局中的作用远未得到承认。1937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时,虽然当时中国实力不如英、美等国,但在这场战争中发挥了主要作用,在中国境内牵制约80万日本兵力,为此中国付出巨大代价。战后,中国的贡献被置于一旁,在纯意识形态的冷战时期,中国在二战中的作用成为不宜提及的一段历史,许多西方历史学家也将此视为一段插曲。
记者注意到,俄罗斯一些历史学者在三年前也提出过类似的观点:历史学家低估了中国在二战中的贡献,中国军民对日本军国主义的英勇抵抗,是二战亚洲战场获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由于战后冷战的因素,中国在二战中发挥的作用一直被贬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认为,中国在二战中拖住了日本80%的军力,对二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战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贡献没有给予足够的承认。
“过去由于‘重欧轻亚’的观念,包括西方学界对于中国战场的(作用)部分确实有所忽略。”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教授刘维开表示,中国在亚洲战场上牵制了日本,使得日本的力量不至于向外扩张,就整个二战战场来说,中国战场对二战是有巨大贡献的。
刘维开认为,两岸还要加强对中国抗战史的研究,特别是抗日战争在二战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部分,史学界需在资料积累上多下功夫,只有资料越充分,历史学家才有可参考的空间。
海峡两岸抗日战争史学术研讨会今年是第四届。当日,共有90多位来自两岸基金会、高校、科研所、纪念馆的专家学者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