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全球市场比喻为一个人体,无所不在的现代物流则如连接各个经济细胞的粗细血管,巨如货轮飞机的跨洋运输,细到通过物联网对货物去向进行指掌间的操控……现代物流业已成为世界公认的“产业明珠”。
十年树木,作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的物流业,正在深圳蔚然成林。从车轮上起步的深圳物流业,如今不仅有可以雄视全球的海、空“双港”,300余家供应链管理企业更成为中国现代物流业引领者,深圳物流水平已接近中等发达国家。
“双港齐飞”奠定产业基础
毗邻香港、面朝大海,深圳的门户优势不言而喻。
上世纪末,具备土地、劳动力优势的“中国制造”在这里生根发芽,深圳一跃成为我国最大出口口岸之一。为满足物资流通的需要,深圳加快了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物流这一国人尚不熟悉的词汇,最早在这里闯入人们视野。
“转折点发生在本世纪之初。”市交委副主任马勇智向记者介绍,现代物流业被深圳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深圳成为我国第一个将现代物流确定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的地区。
2002年市政府正式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深圳现代物流业的若干意见》,是全国第一个地方性物流发展指导性意见,深圳物流业发展有了“总纲”。由此延伸,深圳物流业“十五”规划、“十一五”规划、物流园区规划、重点物流企业认定和奖励办法等系列创举性政策实施,使深圳物流业从车轮上腾升,飞向九霄,游向远洋。
深圳物流依托海港而生,曾经寂寥的深圳湾畔,如今舟楫如云,在国际航运“棋局”上占据重要一席。
时光定格2011年,深圳港当年完成货物吞吐量2.2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257万标准箱,集装箱吞吐量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四。深圳港友好港增至10个,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增至238条,华南公共驳船快线增至40条,海铁联运班列增至15条。
与海港发展同步,深圳机场也实现了“几何升级”的嬗变。2011年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2824.58万人次,货邮吞吐量82.85万吨,综合实力排名连续十年位居全国内地城市第四。目前机场二跑道建成投入使用,T3航站楼即将启用,空港升级,指日可待。
深圳海空双港最靓丽的成绩,都写在世纪之交至今的成绩单上。
供应链“雁阵”领飞全国
今日中国现代物流业,还有一个创新性词汇供应链管理。创新的不仅是概念,更是货真价实的行业竞争力。
“在上海云集着飞利浦、西门子等世界500强的中国总部,然而这些外资巨头的物流外包招标,应标者60%来自深圳。”马勇智告诉记者,深圳供应链管理企业已成为中国现代物流业的领军群体。
供应链,链接什么?说得通俗些,就是物流企业围绕世界巨头的采购与分销,提供从国际采购、进出口通关、物流加工、仓储、保税物流、代付货款、库存管理,到虚拟生产、流程外包等诸多服务。众多深圳供应链管理企业就这样把自己的生意牢牢嵌入了思科、GE、IBM、飞利浦等世界500强的肌体中。
截至“十一五”期末,深圳已拥有各类物流企业14000余家,其中供应链管理企业300多家,传统物流服务加速向综合第三方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服务转变,涌现出华南城、顺丰、怡亚通、腾邦、飞马、越海等一批以深圳为总部的现代化、规模化、品牌化物流领军企业。这是统计上的进步。
深圳现代物流企业“走出去”在全球和全国布局的趋势锐不可当。根据对全市487家样本企业的调查,这些企业在国内及海外设立的营业网点就近20000个。这是链条上的突破。
一系列创新举措使原本土得掉渣、累得吐血的物流业变得不同凡响,深圳供应链管理企业令全国业界刮目相看。
供应链金融供应链管理企业为生产企业组织原料采购、进行销售分包,均要占用大量资金,平安银行等本土银行看准商机,提供流动资金,实现银企双赢。由此,如怡亚通这样的供应链管理企业,竟可在上下游撬动300多亿元的年业务量。
物联网利用RFID(电子标签)技术,在每批原料和产品包装上植入电子标签,供应链管理企业通过网络就可以准确追踪这些材料和产品到了哪里,生产企业需要哪种物资、何时需要,只要向供应链管理企业开口就行了,十足“管家婆”。
曲线优美的“剪刀差”
从根本上说,深圳外向型经济特色成就了今天深圳物流的辉煌。作为国家最大的出口口岸,深圳已连续多年外贸出口额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另一方面,改革开放30多年,尤其是近十年时间,深圳物流不断朝着信息化、专业化、国际化方向提升,有效降低了社会经济总体运行成本,对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第三方物流企业,凭借他们的专业优势,为企业提供更高效、优质的物流服务,深入参与到企业的采购、分销等各环节,不仅实实在在帮助企业降低了成本,拓展了利润空间。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让企业更加专注到自己的核心领域,专注研发和创新。”深圳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秘书长郑艳玲说。
从这个意义上讲,走在全国前沿的深圳物流已成为深圳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而深圳高端物流企业频频在全国布点,将其先进的运作模式以及经营理念带到当地,在带动当地物流业发展的同时,更在其辐射范围内,成为推动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由“制造”向“创造”转型的一支重要力量。
十年弹指间,深圳物流业呈现一把让业界称羡的“剪刀差”2011年,深圳物流业增加值1090亿元,占全市GDP9.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3个百分点;而与此同时,物流费用占社会总费用的比例不到15.1%,全国的平均水平是18.3%,深圳低出3个百分点。“一低一高,这一剪刀了得而且漂亮。15%的费用占比,在国际上是公认的中等发达国家物流水平。”马勇智告诉记者。
蓝图如画,深圳物流业将进一步强筋健骨。
港口方面,紧紧抓住国际航运船舶大型化和干线网络重构的契机,实施“深水”战略,巩固深圳港在国际航运网络中枢纽节点地位;优化航线网络结构,提高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覆盖率,形成全球航运网络体系;充分发挥港口供应链作用,促进大港向强港转变;
机场方面,加快T3航站楼建设,尽快发挥深圳空港“双跑道+T3航站楼”整体功能,建设机场综合交通枢纽,提升深圳空港枢纽地位;
与此同时,深圳还将强化国家级铁路枢纽地位、着力推进一体化路网体系建设。
深圳物流将健步迈向高端,向国际化、信息化、低碳化、联动化发展,形成整合多种业态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力争今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达到1200亿元以上,增长超过10%。至2015年,深圳物流业增加值将达到1500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