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规模的物流“联姻”正渐入佳境。
日前,铁道部与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铁水联运发展的指导意见》,并推出6个示范项目,力争到2015年实现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20%以上,港口煤炭、矿石、粮食、化肥等大宗散货铁路集疏运比重比2010年提高10个百分点。
据了解,目前铁路、水路两种运输方式完成的货物周转量,在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的比重占到了68%。铁水联运使港口与内陆直通,物流成本有望降低30%左右。
(一)
铁水联运,是现代理念所缔造的一种高效物流模式,即货物到港及出港时,水路与铁路间直接实现集装箱装卸并最终运输到目的地,中途无须公路中转。其核心优势在于运量大、中间环节少、受恶劣天气影响小,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
目前,我国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占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比重不到2%,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这也意味着,我国在煤炭、矿石等大宗散货铁水联运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在铁道部与交通运输部召开的铁水联运现场推进会上,美国的一桩旧事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兴趣。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货物运输量下降,一批铁路被拆卸。到了八九十年代,随着贸易全球化的发展,铁路这一运输方式在美国重遇生机。从亚洲尤其是中国出口的货物海运至美国西海岸后,再通过大量的集装箱联运到达东海岸;而欧洲的大量货物到达东海岸后,也是通过铁路运输进入内陆。这样,美国铁路连接了东海岸与西海岸,很多物流企业开始投资铁路并加强信息化,铁路货运迎来快速发展时期。
现在美国是世界物流大国和强国,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果我国建成一个贯通东西的铁水联运大通道,形成铁水联运企业、地方经济、国际贸易等多方面共赢的现代化物流网络,物流业将取得良好效益。实际上,大通道、集装箱是这次发展铁水联运新的着力点。
随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不断加深,我国国际贸易逐步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延伸。同时,随着我国加快区域协调发展,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加工制造业逐步向内陆迁移,而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战略的实施也带动了内陆经济的快速发展,内陆地区跨国经贸往来更加频繁。
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铁路和水路在大宗货物和长距离货物运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是保障我国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运输方式,集装箱铁水联运将成为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和现代物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现实的例子是,目前从青岛运至西安的国际集装箱,采用铁水联运,比从水路转公路的运输方式节约物流成本20%至40%。
(二)
我国集装箱铁水联运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新的发展。目前,我国不仅建成了一批专业化的集装箱码头、铁路装卸线等,还建立了集装箱铁水联运业务办理站,开通了集装箱铁水联运班列,研究制定了一批集装箱铁水联运管理办法和标准,局部地区的联运规模在逐步扩大。
近年来,我国每年有近6亿吨的煤炭通过铁水联运实现了 “西煤东送”“北煤南运”,有力保障了南方的煤炭供应;在进口铁矿石、粮食等货物的运输过程中,铁水联运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集装箱铁水联运稳步推进,目前东北地区、新亚欧大陆桥地区的集装箱铁水联运已初具规模,华东、华南地区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集装箱铁水联运网络。
我国主要港口的集装箱铁水联运,已经延伸至中西部地区的一些主要城市。至2010年,全国从事集装箱铁水联运的港口已有10多个。
今年5月10日,铁道部与交通运输部签署了 《关于共同推进铁水联运合作发展协议》,开启了两部在新形势下的全面合作,拉开了我国铁水联运大发展的序幕,这是两部共同推进铁水联运合作的一个新的战略起点。
成效是明显的:今年1月至9月,铁路集装箱铁水联运完成137万标准箱,占铁路集装箱运量比重的38%,同比增长16%。目前,全国铁路开行集装箱铁水联运班列线40条,基本构建了覆盖全国主要港口和内陆腹地主要城市的集装箱铁水联运网络通道。两部合作以来,新铺画集装箱铁水联运班列线3条,并全面优化了既有的集装箱铁水联运班列运行图,为市场开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差距也是明显的:今年全国铁水联运集装箱运量占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比重仍不到2%,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同时,我国铁水联运还存在技术标准不统一、港站布局不匹配、路港信息不共享等问题,难以做到无缝衔接。
为此,铁道部与交通运输部共同研究制定了 《关于开展集装箱铁水联运示范项目的通知》和 《关于加快铁水联运发展的指导意见》,希望从政策层面加大对集装箱铁水联运的扶持力度。
(三)
10月12日,首列自阿拉山口发出的列车,满载着货物缓缓驶入江苏连云港港口。这条铁水联运线路的运用,意味着一条连接欧亚、美洲的高效通道已初具规模。
当前,国际航运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各公司不仅在比价格,也在比服务、比效率。铁路集装箱运输具有节能、环保、运量大、受天气情况影响较小、办理点分布广泛等优势,与水路运输 “强强联合”,发挥组合效应,不仅能够提升航运企业的竞争力,也可以较大程度缓解我国港口城市交通的集疏运压力,提升港口发展质量和水平。
因此,推进集装箱铁水联运、提高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占比,已成为广大港航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综合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降低物流成本、促进节能减排,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任务。
未来,铁道部、交通运输部将做好铁路与港口的规划,以沿海和沿江主要港口为铁水联运枢纽、经济腹地铁路干线为骨架、沿线主要货运站场为节点,科学布局铁水联运通道,不断完善区域性铁水联运网络。
铁路系统要勇于突破固有的条条框框,积极主动地适应国际物流技术标准和服务要求,实现铁路生产方式由 “站到站”向 “门到门”的转变,拓展服务范围,才能更好地满足现代物流发展需要。
同时,铁路、水路等相关部门要深入开展铁水联运关键技术和理论的研究,尽可能统一技术标准、优化业务流程,从而消除铁水联运技术障碍和行业壁垒。
此次推出的6个示范项目,将实现铁水联运信息共享。一旦建立起具有网上受理、实时查询、全程追踪、物流方案制订等功能的铁水联运信息平台,货主足不出户就能实时查询货物运输信息。
根据 《关于加快铁水联运发展的指导意见》,我国将建立铁水联运运行机制,加强铁水联运基础设施和信息共享系统的建设。正如已有评论所指出的:这意味着铁水联运有了实质性的发展,多年沉积的机制障碍与技术壁垒有望被打破,社会物流成本将可能大幅降低。
这桩 “联姻”质量的提升,不仅预示着我国的物流业将取得长足发展,也标志着我国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调整将赢得更大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