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蒙古国矿业部长达瓦扎布·干呼亚格在新闻发布会上证实,蒙古国对中国的煤炭出口量进一步下滑:“中国需求量的减少和煤炭价格近40%的下降幅度导致蒙古国经济增长缓慢。”
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网站8月23日援引《蒙古国信使报》8月16日的报道称,2013年前7个月,蒙古国对中国的原煤出口总额从2012年同期的11亿美元下滑到5.82亿美元,降幅近50%,出口量也较同期降低20%以上,从2012年的1000万吨减少到2013年的800万吨。蒙古国2013年第一季度的GDP年化增长率是7.2%,而2012年同期为16.7%。
报道指出,尽管世界银行[微博]和西方的金融分析人士把蒙古国煤炭出口的下滑归因于中国经济的冷却,即经济增长放缓抑制了中国国内的煤炭需求,进而影响了国际煤炭市场的价格,但在某种程度上,两国煤炭贸易的衰退显然是深受国内声势浩大的反华舆论影响的蒙古国决策者所期望并一手造成的。蒙古国决策者认为,近几年过热的经济增长既不可持续也很危险。但这不是事实的全部。蒙古国对中国在该国总体贸易、矿产开发和外国直接投资方面的垄断地位感到十分焦虑。两国间的历史仇怨已蔓延到了21世纪,成为影响蒙古国人看待国内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一个主要因素。
2012年4月,在议会选举前夕强烈反华舆论的鼓动下,蒙古国当局出面阻止中国铝业(3.25, -0.02, -0.61%)公司收购一家加拿大公司在敖包特陶勒盖的私营煤矿,该煤矿开采的产品此前全都出口到了中国。
报道称,蒙古国政府还实施了其他减缓对华煤炭出口的举措——有时是假借环境保护的名义。譬如,蒙古国环境与绿色发展部8月16日宣布,将关闭位于中蒙边境的查干哈德煤炭海关堆场,理由是煤炭运输会破坏环境,但有报道称,这一措施迄今尚未执行。
自2012年4月以来,中国的煤炭进口量增长了40%,但蒙古国对中国的煤炭输出量却在下滑,面对这样的质疑,蒙古煤炭协会理事会主席鲁布桑达瓦·达瓦策德布回应说:“即便我们不出口煤炭,中国也不会出现煤荒,因为有太多的国家争着向中国出口煤炭。我们三年前还是中国的第二或第三煤炭出口国,但如今,我们连前六都排不进去。我们因为试图提高煤炭出口价格已经失去了市场优势。蒙古国在鼎盛时期曾占到中国煤炭进口总量的40%,但如今,我们的份额只有17%,失去的优势已难以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