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对中国的五大影响

www.jctrans.com 2016-11-17 10:24:00 中国经济时报

导读:当前,世界经济仍延续疲弱复苏态势,主要经济体走势和政策分化将带来新的不确定性影响,新兴经济体发展的外部经济环境依然错综复杂。

  当前,世界经济仍延续疲弱复苏态势,主要经济体走势和政策分化将带来新的不确定性影响,新兴经济体发展的外部经济环境依然错综复杂。

  一是世界经济仍处在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各国都在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为未来的经济增长积蓄动能,世界经济在短期内仍难以摆脱低速增长状态。

  二是主要经济体走势将进一步分化。2013年以来,发达经济体总体回升向好,而新兴经济体增速持续回落。从发达经济体内部情况看,美国经济增长较快;欧元区和日本经济虽然有所好转,但增速缓慢,通缩压力较大,经济持续复苏仍面临不少制约。

  三是国际金融市场继续深刻调整。由于全球经济走势分化、周期不同步,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也出现分化甚至背离。未来这种不同步将导致主要国际货币汇率持续波动,同时引发国际债市、股市、大宗商品价格和资本流动方向的调整。

  四是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有可能继续有所回升。今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呈现触底回升走势。考虑到市场供大于求格局有所缓解,以及美元升值预期已经得到较为充分的释放,持续走强的可能性不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有可能继续有所回升。当然,由于全球经济仍维持低增长态势,大宗商品价格回升的根基并不稳固,同时地缘政治动荡和市场投机等因素也将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一定幅度的波动。

  五是全球产业布局继续调整重组。在全球产业加快重组的同时,依托信息化、智能化、小型化、分散化、个性化的新型生产组织方式将逐渐取代分工明确、规范严格的标准化大工厂生产组织方式而成为主流,国际分工方式也面临变革。同时,美国主导推进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投资伙伴协定(TTIP),不仅为国际经贸规则标准提高设立了新标杆,抬高了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门槛,而且会逐步改变全球产业链布局,对其他经济体产生贸易投资和产业转移的负面效应。

  六是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影响上升。从目前的情况看,中东局势、美俄关系、极端势力的恐怖袭击、欧洲难民问题、朝核问题、伊朗导弹问题等,都有可能出现难以预见的新变化,世界经济复苏也因此会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

  总体看,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世界经济仍处在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和变革期,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变化带来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的状况短期难以改观,新兴经济体的外部发展环境依然复杂多变。从目前的情况看,外部环境变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世界经济贸易增长低迷导致外需疲弱,加大了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中国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要适应国际国内需求结构变化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爱基,净值,资讯),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外贸优进优出。

  二是在科技产业大变革背景下,中国既面临迎头赶上的机遇也面临竞争加剧的挑战。若不能有效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就有可能进一步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传统制造业领域也会面临来自其他新兴经济体的激烈竞争。

  三是大宗商品价格回升,对中国有利有弊。石油、铁矿石等能源资源产品价格回升将增加中国的发展成本,并加大输入型通胀压力,但同时也有利于能源资源开采加工等上游行业改善经营状况,以及这些行业比较密集地区提振经济增长。

  四是国际经贸标准逐步提高和向“边境后”延伸,将抬高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门槛。去年10月,有12个亚太经济体参加的TPP谈判最终达成协议,不仅使市场开放和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而且在环境保护、劳工标准、竞争中立、电子商务、监管一致性等 “边境后”领域设立了新标准,对未来国际经贸规则体系的演进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国际经贸规则逐步向高标准和“边境后”延伸是大势所趋。

  五是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多变和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构成潜在威胁。

  记者赵海娟综合整理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