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方案究竟何时能够出台一直为外界所关注。近日,有消息称,该方案的制定已经进入倒计时的阶段,最可能在年底出台。
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从起草至今已历时八年,其出台日期的不断推迟,也许正体现出了其所涉及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社会各界对于这一改革方案期待良多,如何破解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难题,利用财税、行政、市场等各种政策,合理调节各方利益,是改革方案需要着力破解的。
——方案何时出台未定
收入分配问题在我国已经成为百姓最为关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成就,也经历了收入差距的显著扩大。1978年,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不超过0.3,到1993年突破了0.4,并于2007年达到0.48。2007年以后尚没有最新的有代表性的全国收入调查数据,但各种研究显示,收入差距可能在一段时期内继续保持在高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已经成为居民过度储蓄和消费不足的重要原因。
为了破解这一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难题,从2004年起,发改委就业与收入分配改革司就着手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历时八年来,虽然屡屡有即将出台的消息传出,但真正出台的日期却始终未能确定。有消息称,2010年初和2011年12月,发改委两次将方案上报国务院,但均未通过。
近日,有媒体报道说,原传6月底出台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将推迟到今年10月出台,国家发改委已经完成了初稿的起草工作,目前正在征求部级以上官员的意见。但据《中国经营报(微博)》记者从参与该方案讨论的人士处了解到,改革方案出台的最可能时间是年底,而非10月。在上周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表示,下半年将抓紧制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
改革方案之所以迟迟难以出台,与方案所涉及的范围之广、内容之繁、影响之深不无关系。一位多次参与收入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的专家表示,收入分配改革牵涉到各种利益的博弈,这是其迟迟未出台的最大原因。在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辩证看 务实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2》一书中,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认为,现在收入差距的关键问题,固然有不均问题,但更重要的是不公问题。解决不公问题,必然触及现有的利益格局,触及一些既得利益群体,这是改革难点所在。但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理顺收入分配秩序、建立和完善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是发展方向,不下决心触及现有的利益格局,为国家长治久安解决好分配问题,就会造成问题的积累,而且哪个社会阶层都不满意。
核心提示: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从起草至今已历时八年,其出台日期的不断推迟,也许正体现出了其所涉及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社会各界对于这一改革方案期待良多,如何破解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难题,利用财税、行政、市场等各种政策,合理调节各方利益,是改革方案需要着力破解的。
——三大期待寄予厚望
据了解,改革方案可能涉及十大问题,包括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工资正常增长和最低工资标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收益分享制度、公共资源出让收益的全民共享机制、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管理以及公务员津贴补贴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等。
尽管改革方案尚未出炉,但网友们已经罗列出了三大期待。
期待一:从“藏富于国”到“藏富于民”。近些年来,在政府、企业、居民三方利益分配中,财政收入比重逐年上升,而居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却在持续下降。因为直接涉及各级财政利益,在收入分配改革中,这也许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
期待二:缩小贫富差距。一方面要强化竞争,限制垄断行业的暴利,特别是政策性暴利;另一方面要让垄断行业吐出更多的利润,而不是任由其转化为员工高收入。此外,个税应该发挥更大的调节收入作用,尽快实现以家庭为单位征收,降低工薪阶层纳税比重。
期待三:公共保障上的福利兜底和福利倍增。让住房、医疗、教育、社保等方面公共投入的增长速度跟上财政税收的增长速度,强力压缩“三公消费”节省行政开支,将国有企业每年上缴红利更多用于提高国民福利,并在公共福利分配上体现出更多的倾向性和兜底性。
尽管期待甚厚,但要真正实现仍难点重重。一是在初次分配领域。有消息称,调整初次分配格局是未来收入分配改革的重中之重,而调整初次分配的核心是政府减税、资方让利、劳动者所得提高,目的是促使三方之间利益分配结构趋向合理,但由于初次分配涉及问题很复杂,所以在一定的时期内,只能是采取小步渐进的方案逐步推进。
二是在再分配领域。据透露,在一些难解的问题之后,一些切实有效的减税方案也在方案的讨论之中,其中减少中小企业的税收,带动就业就是属于通过二次分配进行收入分配改革的内容。“方案讨论会上,对这个问题讨论的比较多。但是,具体变成一项政策之后,是什么样子,还无法确定。”一位参与讨论的学者向媒体表示。
核心提示: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从起草至今已历时八年,其出台日期的不断推迟,也许正体现出了其所涉及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社会各界对于这一改革方案期待良多,如何破解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难题,利用财税、行政、市场等各种政策,合理调节各方利益,是改革方案需要着力破解的。
——调整和优化收入分配结构的思路
收入分配改革如何才能做到既满足百姓期待,又合理调节各方利益?
首先,必须继续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提高整顿和规范初次分配秩序。我国居民收入来源中初次分配占主要地位,收入差距的大部分也形成于初次分配领域。今年上半年我国居民收入增速首超GDP增速,体现出国家在这方面的努力和良好势头。接下来,整顿和规范初次分配秩序,应成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着力点。在8月29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分组审议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表示,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方案,不应该注重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结果平等,而是应该注重初次分配时起点的平等,以及公平竞争的环境。
而综合社会上反映较多的各种问题可见,整顿和规范初次分配秩序,需要解决三个领域的差距:一是行业间的差距。对于部分垄断行业收入过高的问题,需要深化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的改革,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促进行业竞争,最终消除垄断利润,对于因经济战略需要保持国有企业垄断地位的行业,要提高该领域国有企业分红的比例,用以支持普惠性社会福利体系的建设和其他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使国有企业的收益更大程度地惠及全民。同时,强化劳动法令执行,建立行之有效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适当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对于网友非常关注的“灰色收入”问题,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刘延平认为,解决的关键是建立在公民隐私权和公众知情权合理平衡基础上的财产申报和统计制度,应该加大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二是区域间的差距。这就需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刘延平表示,要想克服地区物价差距,关键要加大各个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交通设施、物流设施和服务体系的建设,打破“最后一公里”的各种垄断,使各种生产和生活资料在全国自由流通,这样就可以大幅度降低在大都市发展的低收入年轻人的实际生活成本,也可以使过度聚集在大都市的各种产业向低收入地区扩散。
三是城乡间的差距。这就需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积极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积极创造就业岗位,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业。积极推进城镇化,加大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力度,完善城乡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其次,必须完善收入再分配机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一方面,充分利用税收手段,调节不同群体收入状况:对于低收入群体,重点在“多予”,使再分配政策发挥更重要作用;对于中等收入群体,重点在“少取”,提高中等收入家庭的劳动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比重;对于高收入群体,应发挥税收的再调节作用。
另一方面,以社会保障制度“兜底”。建立健全面向所有城镇劳动者的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强化住房、医疗、教育、社保等方面的公共保障。
刘延平还提出,要避免财产因素加剧收入分配差距,控制主要生活财产,特别是住房的价格和衍生收益,使其与我国中产阶级的实际收入情况相匹配。
当然,目前存在的收入分配问题是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不合理紧密相关的,也跟经济社会体制的某些弊端紧密相连。解决收入分配问题,更重要的基础还是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各市场主体的定位,让市场在收入分配中发挥基础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