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运输目前与世界交通运输一流水平的差距正快速缩小,部分领域已实现超越。国务院新闻办日前发表《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白皮书,白皮书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历程,明确了今后5年交通运输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重点任务涉及交通运输改革、通道网络建设、城际城市交通发展、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绿色智能发展和安全管理等方面,未来5年高铁将覆盖八成大城市。
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汉市交通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6年12月28日,武汉市再通两条地铁线、一条BRT廊道,不仅武汉市内交通通过地铁连通三镇,对外交通的三站一场(三大火车站、天河机场)也通过地铁连通起来,武汉市民公共交通出行不断“提速”。
中国高铁、高速均居世界第一
白皮书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交通运输面貌十分落后。全国铁路总里程仅2.18万公里,有一半处于瘫痪状态。能通车的公路仅8.08万公里,民用汽车5.1万辆。内河航道处于自然状态。民航航线只有12条。邮政服务网点较少。主要运输工具还是畜力车和木帆船等。
截至2015年底,我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12.1万公里、居世界第二,高速铁路里程达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高速公路里程达12.4万公里、居世界第一,农村公路里程将近400万公里,通达99.9%的乡镇和99.8%的建制村;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12.7万公里、居世界第一。
经过多年改革发展,多节点、全覆盖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初步形成,“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贯通,一大批综合客运、货运枢纽站场(物流园区)投入运营,运输装备发展不断升级,运输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科技创新和应用实现重大突破,交通运输市场体系、管理体制和法规体系不断完善。
以高速铁路为骨架、以城际铁路为补充的快速客运网络初步建成。全国铁路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53.5%和61.8%。横跨东西、纵贯南北的大能力通道逐步形成,物流设施同步完善,逐步实现了货物运输直达化、快捷化、重载化。国省干线公路网络不断完善,连接了全国县级及以上行政区。农村公路里程达到398.06万公里,通达99.9%的乡镇和99.8%的建制村。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民航运输机场达210个,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国际枢纽机场为中心,省会城市和重点城市区域枢纽机场为骨干,以及其他干、支线机场相互配合的格局。空管设施建设不断加强,2015年保障飞机起降达到856.6万架次。
轨道交通线网最高日客流量突破300万
一个月后的2月10日,武汉市第一条公交线路1路将迎来88岁生日。被称为武汉“公交通”的61岁公交退休员工袁厚翔告诉长江商报记者,1929年2月10日,武汉市民第一次搭乘了公交车,武汉也成为全国继北京、上海、大连、天津等城市后,比较早出现公共交通的城市。
88年过去,武汉市公共交通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武汉公交集团的数据显示,目前武汉市常规公交线路达到430条,线网里程1804.4公里;夜行公交29条,覆盖3大火车站、13个商圈、对接74个地铁站点。
如何让城市居民的市内出行速度更快?轨道交通是全国所有城市的选择。武汉地铁集团董事长周少东表示,随着2016年底6号线和机场线的通车,武汉地铁运营里程增加到181公里,在全国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中的排名稳中有升,位列第8。地铁的车站增至136座,并实现与1个机场、3大火车站的无缝对接,武昌、汉口、汉阳地铁已成环,武汉三镇全面迈入地铁时代。
在轨道交通客流量上,武汉地铁也有了大飞跃。从“十一五”末期日均客运量的0.78万乘次,到去年1、2、3、4号日均客运量207万乘次,最高日客运量达254.19万乘次。2016年12月28日,武汉新增机场线、6号线,这一数字再次被“刷新”。在今年元旦小长假,武汉轨道交通线网客运量突破千万乘次,尤其是在跨年夜12月31日,创下单日客运量历史新高,武汉轨道交通线网客流首次迈入300万大关,成为继广州、上海、北京、深圳之后单日客运量排名第5的地铁城市。轨道交通的公共交通分担率已接近四成,在各类突发天气状况下,地铁安全准点的运营保证了城市交通的通达能力。
周少东告诉长江商报记者,继机场线和6号线通车后,2016年12月,11号线东段二期开工,这也意味着,武汉第三轮建设规划线路全部开工建设。目前,武汉在建地铁线路为11条,里程达220公里,建设规模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2016年,武汉首次拉开“一年开通两条线”的大幕。至2020年,武汉轨道交通线网通车规模将达401公里,基本形成“主城联网、新城通线”的轨道交通格局。
武汉交通7种方式无缝对接
市内交通讲求快速,武汉市的对外交通同样在快速、通达上做文章。今年3月,武汉天河机场T3航站楼将正式启用。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T3航站楼总投资约65亿元,是目前华中地区面积最大、国内排名第四的航站楼。同时,新建的第二跑道为国际最高等级,可供包括空客A380在内的全球所有类型民用客机起降。
今年3月,乘客在武汉能坐地铁赶飞机,并实现7种交通方式转乘。长江商报记者在T3航站楼附近的交通枢纽中心看到,这座华中最大交通枢纽综合体施工进入“冲刺阶段”。武汉建工集团天河机场交通中心项目部副经理田为介绍,该项目地下第二层为城铁和地铁轨道及站点,地下第一层为城铁和地铁的站厅层,地上第一层设有出租车候车区、长途客运站。
也就是说,乘客到达交通中心后,可以通过连廊,直接*达T3航站楼。同样的,旅客下了飞机,也可以从交通中心乘大巴或地铁离开。“实现航空、公路、城铁、地铁、公交、客运出租及自驾等7种交通方式无缝对接。”田为说。此外,该项目还有购物区,地上第二层除购物区外,还在西北角设有一处4000平方米会议中心,东北角设有一座5000平方米三星级机场酒店。
武汉天河机场三期建设工程于2013年6月20日实质性动工,新建了49.5万平方米的T3航站楼,一条长3600米、宽60米的第二跑道,全国最高空管塔台(115米)和面积达25.5万平方米的交通中心,建设范围达733公顷,为全省重点项目中单体建设面积最大的一个。其中,绿化工程也堪称“大手笔”,总面积61万平方米,约为3个解放公园大小。
天河机场三期工程整体投用后,预计到2020年旅客吞吐量可达3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44万吨,高峰起降架次每小时115架,全年起飞架次将达40.5万架,为武汉打造国家门户枢纽机场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