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坦桑尼亚第一大城市达累斯萨拉姆(下称“达市”)出发,行驶大约375公里后,就到了伊法卡拉站,凌晨4点多到达这里的记者,坐上向导乔治的摩托车,飞奔12公里后,便到达了坦桑尼亚南部腹地的伊法卡拉镇。
在随后的采访中,记者不仅看到了伊法卡拉镇用“中国砖”修建好的房子,同时,在坦赞铁路大站曼古拉车站,包括正在等车头的火车货车,以及用手机调度,都反映出坦赞铁路极为现实的一面。
铁路上的镇子
或许是因为连日采访劳顿,刚刚抵达伊法卡拉镇,记者便满身大汗心悸不止,惊恐之余跟着乔治去了伊法卡拉卫生所。
这是一家远近闻名的以疟疾治疗和教研为特色的医院。伊法卡拉镇则地处基隆贝罗河谷,是疟疾重灾区,每年都有很多当地人因被疟蚊叮咬发病身亡。这位大夫说,很多大夫、护士和医学生都是从达市坐火车来的。
达市到伊法卡拉有两条路可以选择:公路和铁路。走公路,要经过一段数十公里的山区土路,崎岖不平,一下雨,土路就立刻变成泥潭,连路都没有了。所以,还是铁路更靠谱。
大夫检查完身体后,得知记者从中国来,他非常激动地说,正是中国人帮助他们修了铁路,伊法卡拉才能建起医院。中国人还帮助他们培养医生,做了不少好事。
伊法卡拉镇的建制相当于“地级市”,小镇沿一条南北方向的柏油马路一字排开,道路两旁是砖瓦垒起来的低矮房屋,妇女们在手摇井前排队打水。新建的房子不断向北延伸——伊法卡拉火车站的方向。
当地人把盖房子用的红砖叫做“中国砖”。当地人说,中国人到来之前,他们的屋子都是茅草加泥巴,是修铁路的中国人教给他们烧砖的方法。现在,很多伊法卡拉人已经住进砖房了。
乔治是伊法卡拉小学校长,学校就在伊法卡拉的北区,2001年由家长集资建成。由于缺钱,只盖了屋顶和墙,至今还没有安上门窗。一下雨,水就全都灌进教室了,然而,这无法阻挡求学的孩子。这座学校是铁路沿线人民生活的缩影:贫困与希望并存。
乘东行的火车从伊法卡拉往回走,前往曼古拉。一路上,左边紧挨着乌德宗瓦山脉,右边是一马平川的基隆贝罗河谷平原。这里是坦桑尼亚南部的水稻主产区。不少地方种了稻子,但也有荒地。
在非洲,所谓“荒地”,其实是热带丛林。高大的树木与低矮的灌木阻碍着垦殖者。而直到今天,刀耕火种仍然是对付丛林的有效方法。现在是雨季来临之际,正是烧荒时节。铁路两旁,时常看到烧荒过后的灰烬。
一条公路一路到了曼古拉,公路也从柏油路逐渐变成搓板路、石子路,最后成了坑坑洼洼的土路。公路旁的房子从铁皮屋顶、水泥砖墙逐渐变成茅草屋顶和泥巴墙。终于进入了“真正的非洲”。
车厢等车头,车头等燃油
曼古拉车站是坦赞铁路上的一个大站,但其实也只有几间办公室而已,都是上世纪70年代的中式建筑。
车站工长从传真件里取出了一张公函,与笔者手中的采访许可证一比对,确定笔者就是那个传说中的 “中国记者”,于是便叫来了所有在职的人,除了不知道哪里去了的站长。
曼古拉站有4条轨道,其中3条可用——这算是比较多的了。1976年,中国人曾经在这里留下了一个混凝土制品厂,生产铁路所需的轨枕、电线杆等。现在,由于缺乏资金,该厂已经停工。但是,在非洲式“大锅饭”体制下,工资还得照发。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