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2000吨上海地沟油被荷兰航空加工成航空生物煤油,执飞洲际航线。在地沟油当飞机燃料“上天”的热议中,人们既有惊喜又有期待。惊喜的是地沟油有了好去处;期待的是中国航空公司的飞机也早日“喝上”地沟油。
荷兰从中国采购地沟油是因为中国原料充足。荷兰能让地沟油飞天,而中国航空公司却“喝”不上地沟油。这无疑牵涉到技术和成本问题。
将地沟油加工转化成生物柴油,再经过特殊工艺处理,才能变为“上天”的生物煤油。这属于尖端科技,其成本远高于普通航空燃料。经过预处理的1公升地沟油,用荷兰目前的技术可以生产0.6公升生物航空燃料和0.25公升生物柴油,其生物航油的成本大概是现有传统航油的3倍。因为价格原因,目前荷航采用了50%地沟油燃料、50%化石燃料的混合燃料。中国航空燃油价格目前在8000元/吨上下,只比国际市场略贵,中国的航空公司买不起这种昂贵的“地沟油”。荷兰航空之所以愿意花这么多钱,除节能减排的考虑,还因为可以作为碳抵消项目。欧盟今年起对航空业开征“碳税”,但如果有碳抵消项目就能免除一部分“碳税”。在荷航的订票中,乘客可以掏钱购买碳抵消计划,来对冲自己坐飞机的碳排放。这种行为在一些欧洲国家已是一种生活方式。
中国企业自己回收“地沟油”大约每吨5500元左右,加上17%的增值税和中间环节的制造费用,制成生物柴油的成本就接近7000元。中国企业也只掌握了地沟油变生物柴油的技术,并没有掌握生物油变航油的技术,以7500元的价格出售可保本。要进一步转化成航空燃油,还要出技术费,其成本远高于普通航空燃料。 虽然中国航空业每年需使用2000万吨航油,每年进口40%的航油,但价格倒挂的买卖没人会去做。
这么说来,中国的“地沟油”就只能去外国“上天”吗?其实也未必。如果政策导向更好,借鉴国外经验,出台更多的相关政策法规打击地沟油的非法收购,实行专门回收,并对违规者给予重罚,就能引导地沟油“流”向天空。同时,给予生物柴油加工企业在税收、财政补贴等方面的支持,如纳入“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通过燃油税等办法吸引航空公司,技术问题也好,成本问题也好,都是可以找到解决途径的。
可喜的是,中国商飞和波音近期已共同出资成立节能技术中心,着手通过科技手段进行处理、提炼地沟油,生产航空燃油;空客与清华大学联手推动“地沟油”等作为替代燃料的研发,从中评估市场和技术变革的可能性及其成本、障碍和挑战;中国企业中石化正在积极拓展生物航煤原料来源,努力开发地沟油和海藻加工生产生物航煤的技术……
好消息不断传来,地沟油在中国“上天”的日子为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