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航运和石油公司的北极契机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3-5-15 9:34:00 中国日报

导读:随着北极海冰的融化,中国的航运、造船和石油天然气公司将面临更多的机遇,挪威船级社石油和天然气总裁Remi Eriksen表示。

  随着北极海冰的融化,中国的航运、造船和石油天然气公司将面临更多的机遇,挪威船级社石油和天然气总裁Remi Eriksen表示。 

  最新的研究表明,北极地区升温的速度是世界其余地区的两倍。预计在未来的十几年,北极将会出现无冰的夏天。 

  科考实践也证明,北极航道开放的时间也比以往要长许多。如果这个趋势持续下去,北极航道将会承担越来越多的货物运输。 

  通过使用北极航道,航运公司可以将欧亚之间的航运时间减少三分之一。这将大大减少燃料成本。 

  然而北极地区有险恶的自然条件,如极端低温、大雾,可能导致设备严重结冻。这就意味着航运公司必须加大船只的投资。 

  “使用北极航道的船只必须对船身进行加固,同时对推动系统进行调整,”Eriksen表示,“这对于中国的造船企业是未来的商机。” 

  北极航道确实引起了航运公司的兴趣,但是目前为止,这些公司还是采取着静观其变的态度。 

  欧亚贸易上运量最大的丹麦马士基航运公司表示,目前他们对于北极航道没有发现任何“直接的商业可行性”。但其同时说明,公司会“紧密观察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在中国的航运公司之中,目前只有中远集团对北极航道表现出了兴趣。2012年9月,中远集团董事长魏家福拜访冰岛,希望加强北极航道的合作。但是此后中远再未采取任何举措。据公司内部人士透露:“中远近期对北极航道没有任何计划。” 

  另一方面,中国的造船企业也在密切观察着市场的动向。中国最大的国有造船集团之一的中船重工表示,目前破冰船以及加固货船的订单还没有出现大幅度的增加。 

  “但我们在设计和建造设备上已经做好准备。只要市场有需求,我们马上就可以开始建造,”中船重工在采访中表示。 

  石油和天然气领域也被认为将会得益于北极冰层的融化。地理勘探认为,北极地区蕴含着全世界20%未开采的碳氢化合物资源。其中84%被认为是储藏于水深500米以内的离岸地区。然而根据挪威船级社的数据统计,目前北极地区十几处油气工程中,没有一处有中国公司的参与。 

  但他们正准备迎头赶上。借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今年三月到莫斯科的契机,中国的石油巨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公司俄罗斯石油(Rosneft)就北极合作开发签订了协议。 

  “中国的石油公司还有机会参与北极的开发,”挪威船级社的Eriksen说,“尽管中国石油公司没有高纬度和在北极地区作业的经验,但是他们大多资金雄厚。他们有能力寻找任何一个合作伙伴,以及投资关键的技术。” 

  中国公司寻求合作伙伴的需求也将推动有关公司加强和中国伙伴的合作。挪威国家石油公司(Statoil ASA)或许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据市场人士透露,挪威石油公司在中国发展多年,但是一直没有取得决定性的发展。北极开发或许会成为一个契机。 

  “挪威石油有很先进的技术和北极开发的经验,现在很多中国的石油公司都会考虑和他们合作,”该市场人士表示。 

  但尽管石油企业的热情不断高涨,一个很残酷事实还是无法改变:在短期内,北极地区的油田不值得开发。市场的需求是问题之一:发展中国家对石油的需求或许会增长,而发达国家的需求则不然。同时,其他的替代性能源,如生物燃料等等,也会对石油价格造成影响。 

  与此同时,北极开采的风险也很高。一旦出现事故,比如石油泄漏,以现有的技术很难迅速对事故进行控制,从而对北极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而不断加强的环境政策,则会从另一方面推高石油公司的运营费用。 

  即便如此,石油公司也不会停止他们的步伐。目前世界上较大的几个石油公司,如埃克森美孚和挪威石油,都在美国境内的北极地区取得了开采资格。于是,摆在行业面前的一道难题就是:如何能够可持续的进行北极开发。 

  挪威船级社的Eriksen对此表示:“由于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种种挑战,我们需要不断的提高现有的技术(安全和风险控制)标准。” 

  挪威船级社已经花费四年时间,和俄罗斯的专家合作,完成了一个叫做“巴伦支2020”的项目(Barents 2020)。这个项目旨在制定于巴伦支海区域(同时靠近挪威和俄罗斯两国)内石油和天然气田的运营开发标准。 

  “由于北极的种种挑战,仅仅想要减轻事故的结果是不可取的。为了将北极地区的风险减低到和其他地区相同,我们需要控制的是事故发生的几率,” Eriksen说。 

  在该项目的第四阶段,其他国家的专家,如荷兰、美国,也参与到了工作之中。在报告发布之后,北极国家决定要互相分享这些经验,并组织了相应的论坛来加以推动。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迈出了北极开发的步伐,“我们希望今后会有很多公司和我们合作,” Eriksen如此说道。 

  >>延伸阅读: 

  北极融冰和中国的开发之旅 

  北极早已不是不可侵犯之地。早在1920年,人们就已经开始在加拿大的马更些河谷(Mackenzie River)开发近海油井。至此之后,北极地区陆陆续续地开发出400多个石油和天然气田。然而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高昂的开发成本,航运、石油和天然气等行业开发北极的步伐一直十分缓慢。 

  北极理事会永久观察员:悬而未决的申请 

  当被问及对于中国申请北极理事会永久观察员席位如何感想时,瑞典北极大使以及北极理事会轮值主席(Chairman of the Arctic Council Senior Arctic Officials)Gustaf Lind表示无可奉告。当被问及非北极国家的利益在理事会内如何进行考量时,Lind再次推辞,表示不便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