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航运交易公报》年度盘点
2012年,有着“末日预言”的笼罩,似乎整个市场如同炼狱般苦不堪言,不断涌现的多是负面消息,悲观情绪蔓延。
作为时刻关注市场变化、处于市场前端的航运产经媒体,我们与千万航运业者共同体验着2012年。本刊推出的2012航运业年度盘点包括年度事件、年度人物、上市企业市值排行榜,以及关于2013年的13个猜想。
年度事件中,我们力图体现2012年立体而完整的市场景象;《劳氏日报》“2012全球航运界百位最具影响力人物”中16位华人无疑是航运界的翘楚;2012年度中国港航船企市值排名,将首次纳入台湾地区上市企业;站在2012年的尾端,13个猜想将勾画出2013年的轮廓。
这是一份有深度的盘点,有对于市场的深入解析,有对于尖端人物的感性描画,有残酷的市值排名,更有对于未来的期许。
经历了所谓“世界末日”的航运业能否在2013年获到重生?能否完成华丽转身?能否继续转型升级?……关于2013年的13个猜想,或许从中可以寻找到答案
关于2013的13个猜想
时至岁末,本刊也不能免俗,用自己的方式对2012年进行一番盘点。盘点是为了总结,是为了更好的未来。那么,2013年究竟拥有怎样的年景?正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那样,对于2013年的勾画和预期都会不同,或悲观,或乐观,或冷淡,或无谓,或忧虑,或欣喜……关于2013年,需要抛却情绪,仔细研判。
本刊在2012年年末向政府机关、航运企业、港口企业、造船企业、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和新闻媒体等发出数百份调查问卷。13个简单的问题,虽不能概括全部的市况,但我们力图以调查对象的专业性反映业界大势所趋,力图将人们心目中关于2013年的猜想数字化,力争将关于2013年的模糊预想轮廓化、清晰化。
1.2013年航运市场能否触底反弹
超过半数的比例认为2013年航运市场不会实现触底反弹,低迷将继续蔓延,悲观情绪浓厚;排名第二的则是比较迷茫的人群,占据两成四的比例,他们可能对2013年抱有一定期望;而较为乐观的15%显然为小众人群,不过,“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也不一定。
2.2013年航运市场能否摆脱运力严重过剩状况
超过半数的比例对于航运市场运力规模表示失望,更惘论2013年将是运力交付高峰年,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却不能实现同步大幅增长,因而运力严重过剩的状况势必还将持续下去;对于市场运力情况持乐观态度的占据一成七;说不清和看不懂市场运力情况的占据26%,也较为符合调查的预期。
3.2013年哪类运输市场最被看好
特种船运输市场以44%的高比例被看好是在意料之中的。首先,特种船运输专业性较强;其次,市场相对狭窄,已经形成相对固定的竞争格局;再次,伴随着海洋勘探、大型设备出口等热潮,特种船运输市场还将迎来新一轮发展。集装箱运输市场在2012年相对较为平稳的表现,令25%的比例选择看好;而干散货和油轮运输市场由于2012年的惨淡表现,以及严重的运力过剩,看好的比例并不高。
4.港口高速增长时代是否一去不复返
中国港口高速增长的时代看来在2013年还将持续下去,半数的比例认为,中国内陆港口的发展还大有潜力,下一轮投资以及增长的重点将在内陆港口,显然他们的信心来自于中国大力发展内需的系列举措的出台;三成二的比例认为中国港口发展已经出现过剩迹象,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增幅明显放缓,港口投资需要慎重。
5.期望港口企业在哪方面有所改进
港口是物流链条中的重要节点。2012年,相对航运企业的困苦挣扎,港口企业则依然享受“太平盛世”,但过去的功劳簿并不能长守,原地踏步势必遭遇严酷的市场淘汰。半数以上的比例认为港口企业应该“提升服务”,这是一个内涵丰富的选项;更为直接选择“降低费收”,29%的比例认为港口应该让利于航运企业;8%的比例显然曾经受困于船期不准;还有6%的比例选择“其他”,其中有建议说港口企业应该提高投入产出比。
6.造船业发展面临最大的“瓶颈”是什么
2012年对于中国造船业而言,是荣耀不再的一年,各方面数据全面被韩国超越,中小企业濒临破产,大型企业开工不足,这些光景在2013年还将持续。在深入分析中国造船业发展“瓶颈”时,六成六的比例认为是“技术落后”延滞了中国造船业发展步伐;19%的比例认为中国造船企业过多但实力孱弱,企业集中度不高;9%的比例认为订单严重不足,导致船期受困于资金流,生存都很难,谈何发展。
7.是否看好造船企业转型进军海工建造领域
订单萎缩,船价低迷,传统造船企业面临巨大生存压力。造船企业巨头都在积极转型扩张,进军海工领域。除了大型造船企业,一些中小造船企业也对海工市场趋之若鹜。但作为高端建造领域的海工市场,尽管有较高收益,但也面临较高风险,45%的比例认为海工领域高风险且市场容量小,表示“并不看好”;34%的比例抱有积极态度,认为进入这一领域意味着“高收益”,对于企业发展是一大利好。
8.大力发展绿色航运的主攻方向在哪里
欧盟2012年声称要引入一项针对航运业的措施,用以监控、核查和报告航运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尽管欧盟有自身考虑,但不能否认的是,发展节能环保的绿色航运已成为共识。中国航运业如何发展,应该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半数的比例从较为现实的角度出发,认为“技术改进”是当前较为合适、值得推广的做法;22%的比例认为中国航运业应该尽快“建立碳交易体系”,以摆脱欧盟“纠缠”;21%的比例认为可以“使用绿色燃料”,降低航运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
9.期望航运金融业有哪些新进展
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没有巨量资金的支持将寸步难行。如何拓宽融资渠道,期望2013年能够在航运金融上有新的进展?近半的比例选择“融资租赁”,估计大部分信心来自于2012年交通运输部允许将融资租赁船舶视作认定企业资质的自有运力的政策;近三成的比例选择 “运价衍生品”,说明市场对于这一新型的融资工具、新兴的衍生产品有着浓厚的兴趣,也有着巨大的期许;10%的比例选择 “航运信托”,希望这一融资工具在2013年能够有所突破;“其他”选项中,有中庸者认为需要各种方式平衡发展。
10.政府是否应该出手拯救航运业
当前航运企业陷入运力过剩、运价低迷、资金短缺的窘境,尤其是多家央企,巨大的运力规模在低迷的市场下成为尾大不掉的噩梦。但鉴于央企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政府是否出手拯救,一时间成为热议的话题。45%的比例认为“应该”,有些出人意料的结果恰恰说明了现实;选择“不应该”主要是基于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前提。
11.政府应该通过何种方式扶持航运业
政府出手拯救航运业,应该不是一时之策。实际上,政府扶持航运业,最好的方式就是将航运业作为支柱行业,并为行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从国际上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而言,66%的比例选择“税费减免”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免税是吸引企业加速集聚的最有效的工具;基于当前燃油价格高企,16%的比例选择最为直观的经济效益“燃油补贴”;只有5%的比例认为“直接注资”才是最好的方式,显然并非主流。
12.航运业转型发展的最佳方式是哪种
在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放缓、中国经济结构加速转型的大背景下,行业低迷促使港航船企加快资产整合,加速结构调整。究竟何种方式最受青睐?33%的比例选择“加速整合扩大规模”,认为企业数量不需多,但规模要强;39%的比例从企业自身发展出发,认为应该“延伸产业链”,降低风险,获取更多的盈利机会;12%的比例认为,在当前的市况下,要“收缩航运投资”,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13.2013年最被看好的港航船企是哪家
这一开放式的选择导致最终的结果呈现多样化,但是,1/5的比例没有作出选择,认为低迷市况下,难有企业会有好的表现;19%的比例选择中海集运,对于其2012年的表现表示赞赏;18%的比例选择中国远洋,认为其2013年的表现不至于比2012年糟;中外运航运则以2012年良好的表现赢得11%比例的青睐。此外,从事能源运输的中海发展、致力于亚洲区内航线运输的海丰国际、从事特种船运输的中远航运、持续盈利的东方海外等4家企业都有6%的比例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