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硬件条件已经十分先进、完善,但软环境,如船舶交易服务等方面,还亟待加强”。在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上海浙江商会执行副会长、上海久和船舶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虞建珍说,“具体而言,就是上海缺乏一个上规模的、交易活跃的、成熟的船舶交易市场。”
虞建珍说,上海作为一个航运业十分发达,未来将发展成为国际航运中心之地,迄今为止没有一个成熟的船舶交易市场,这是很滞后的,与未来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也不相称。
作为航运服务业的一个重要方面,船舶交易历来被各个航运业集聚地所重视。在国际上,当前的年船舶交易额不包括新造船在内,已高达5000亿美元。其中,以伦敦等老牌航运中心为代表的航运市场上,二手船买卖和租舶交易十分活跃,交易规模十分庞大。
在国内,浙江、天津、山东、安徽等地的船舶交易市场同样活跃,不少交易市场的年船舶交易额也都达到了数十亿元规模。累计而言,国内年船舶交易金额已达到了4000亿元人民币。“在这个庞大的市场,上海理应有所作 为。”虞建珍说。
“应该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船舶交易市场有着良好的基础”,虞建珍说。早在十多年前,上海就成立了全国唯一的航运交易所——上海航运交易所,并在提供航运服务方便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不过,根据交通运输部去年出台的《船舶交易管理规定》在赋予上海航运交易所的职能中明确规定:各地方船舶交易服务机构应当向上海航运交易所及时报送本机构的船舶交易信息,由上海航运交易所定期汇总发布全国船舶交易信息和市场行情”,虞建珍说,“这就意味着,上海航运交易所的职能主要以统筹管理为主,需要而专业化、市场化的船舶交易服务机构作为有益补充。”
“事实上,成立市场化的船舶交易服务机构,有利于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提供最新、最真实的船舶交易信息”,虞建珍说,“目前,上海航运交易所的数据,主要侧重于航运物流领域,没有实现对船舶交易领域的全面覆盖,专业化的船舶交易服务机构也可以有效弥补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