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皇前总裁伍逸松认为自己对海皇“有交待”,是时候继续往前走。
海皇轮船(NOL)业务在转手一年后转亏为盈,这说明当初把海皇轮船卖给法国达飞轮船(CMA CGM)的决定是正确的。
海皇轮船集团前总裁伍逸松昨天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形容自己对海皇轮船“有交待”。他说:“这项决定对买方和卖方来说都是正确的,现在是时候(告别海皇)继续往前走了。”
伍逸松今年7月1日起出任新加坡报业控股执行董事兼候任执行总裁,并将在9月1日担任集团执行总裁。
昨天刚好是伍逸松担任海皇轮船特别顾问的最后一天。他于2011年起担任海皇总裁,2015年底海皇宣布卖给达飞轮船。去年6月达飞轮船获得海皇控制股权后,他卸下总裁之位,继续担任特别顾问。
日前达飞轮船公布第一季度业绩,旗下的APL船运(即海皇的业务)转亏为盈,取得2600万美元(约3600万新元)的净利。此前,海皇于2011年至2014年连续亏损,2015年若不包括脱售美集物流(APL Logistics)的特别收益,也蒙受亏损。
最新业绩出炉后,市场上有人质疑,船运市场看似有所复苏,当初卖掉海皇是否正确的决定吗?
针对这个问题,伍逸松解释,把海皇卖给达飞轮船的时机其实很好。在脱售后不久,船运业出现了多轮的整合,其中包括韩国船运公司韩进(Hanjin)破产,以及多宗收购与合并。
他说:“幸运的是,海皇在整合大潮席卷市场前找到了买家。如果你被落在整合大潮的后面,要找到合适的伙伴非常难。”
伍逸松指出,在船运业,规模相当重要,海皇被达飞轮船收购后,便能达到规模经济。
此外,达飞轮船的规模非常大,提供许多种服务并在很多市场立足,这是单靠海皇自己没有能力投资或进军的,因此被收购后,海皇能够争取到更多新业务。
最后,两家业者之间拥有协同性,例如无需在同一城市设立两个办事处,这能省下不小的固定成本。
伍逸松说,海皇在被收购后能够增长并转亏为盈,让他能够对这个新加坡老字号品牌有个交代。
他说:“股东获得了公平合理的收购价格,(我们)也说服达飞轮船把业务总部转移到新加坡。比起APL,达飞轮船也能为新加坡带来更多的货运量。达飞也继续把APL作为单独的品牌经营。因此,现在是时候继续往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