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集团层面的管理层已经对是否拯救长航系出现分歧,来自长航的刘锡汉一直坚持需要集团拯救,而来自中外运方面的管理层则倾向通过债务重组等市场化的方式。
国资委终于开始通过人事调整,出手解决中外运长航集团的重组难题。
昨天下午,国资委赴中外运长航集团宣布了一项人事任命,现任中外运集团总经理、副董事长的刘锡汉将被调离中外运长航集团,赴另一家央企任职。
国资委并没有详述刘被调任的理由,但这一人事任命,被业内认为是解决中外运长航集团内部矛盾与纷争的关键措施。
由于中外运和长航两大央企合并后,双方管理层的理念不一,一直没有明确整合后的集团战略和重组细节,长航集团旗下的两家上市公司*ST凤凰(000520.SZ)和*ST长油(600087.SH)目前也均陷入亏损和债务难偿还的窘境。
而与之合并的中外运集团,对拯救“长航系”也已经既无心也无力。
“长航系”危机
在担任中外运长航集团的管理层之前,刘锡汉一直在长航集团任职,先后担任长航集团的副总经理、总经理、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直到中外运集团和长航集团合并后,才由武汉调到北京的中外运长航集团任总经理,董事长则由原中外运集团的赵沪湘担任。
从2008年12月19日国资委下发通知,批准中外运与长航实施重组至今,四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这场轰动一时的重组现在仍陷于拉锯式的方案细节争论阶段,而整个中外运长航集团则因为长航系下两家上市公司愈发严重的亏损和债务拖累,变得“遍体鳞伤”。
长航系下两家上市公司是指*ST长油和*ST凤凰,前者已经暂停上市,如果今年再度亏损,则会终止上市;后者则在今年“戴帽”,且负债率已经超过100%。
根据两家公司最新披露的一季报,亏损状况并没有缓解。其中,*ST长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59亿元,并预计今年上半年的累计净利润仍可能会出现亏损;而*ST凤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9亿元,负债率更是达到114.99%。
更令人担忧的是,两家公司都面临沉重的债务负担,而航运业仍持续低迷,看不到好转的迹象。从4月开始,*ST凤凰就连续发布公告承认,由于航运市场持续低迷,公司严重亏损,资金极度紧张,致使公司已到期的贷款本金和利息未能如期偿付。
截至4月9日,*ST凤凰共有逾期的贷款本息合计4.47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比例为342.73%,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的比例为5.07%。公司收到的来自武汉海事法院的民事裁定书已多达17份,中国进出口银行、招商银行青岛路支行、浦发银行武汉分行、民生银行武汉分行等已经向武汉海事法院提出诉前财产保全申请,要求冻结公司的银行存款,或查封、扣押等值财产。
谁来接手
“从2011年开始,解决长航系的经营和财务危机问题,一度成为中外运长航集团工作的头等大事,不过,目前集团层面的管理层已经对是否拯救长航系出现分歧,来自长航的刘锡汉一直坚持需要集团拯救,而来自中外运方面的管理层则倾向通过债务重组等市场化的方式,‘该退出的退出,该出售的出售’。”中外运长航集团一位知情人士对本报记者透露,目前,集团层面已经停止为长航的贷款提供担保,很多银行也已停止对长航的新增贷款。
中外运长航集团旗下主要有物流、航运和造船重工三大业务板块,由于油轮及干散货海运市场的长期低迷,以及长航系下两家公司连续亏损,已经开始拖累整个集团的经营业绩。今年前5个月,整个集团的利润总额也已经出现亏损,这是在此前几年没有过的情况,
此前,市场一直期待中外运长航集团和国资委层面会通过重组、注资等方式拯救*ST凤凰,并且避免*ST长油退市,不过,从如今的人事调整来看,形势并没有向拯救长航系倾斜。
“此次将原长航集团管理层调离,也意味着中外运集团方面的理念未来可能会被强化。”一位接近国资委的人士对本报记者分析,最近,国资委新任领导也明确表示,市场化的公司出现问题,应该更多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解决。
而在刘锡汉调离中外运长航集团后,谁来接手这一“烫手山芋”,也将决定未来两家公司的重组走势和长航系下两家上市公司的最终命运。在昨天的干部大会上,国资委并未宣布接替刘担任新的总经理的人选,只表示由现任董事长赵沪湘主持全面工作,并抓紧时间物色总经理。
值得注意的是,也正是由于两家公司合并后最初的管理层安排上强调了平衡,而两家公司的文化理念差异又非常大(一个是位于武汉的内地企业,思维传统,一个是靠沿海外贸发家的企业,思维更加国际化),才为整合期间的重重障碍埋下了伏笔,造成了如今的各种尴尬和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