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商务部消息,2006年我国农产品出口额达310.3亿美元,同比增长14.1%,农产品出口迈上新台阶。
分析表明,去年我农产品出口呈现四个特点:一是优势农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出口效益提高;二是对欧美市场增长较快,对日本市场出口放缓,出口市场进一步多元化;三是主要出口省市增势良好,七大省市占出口总额七成,部分中西部省市高速增长;四是民营企业成为出口新增长点,经营主体活力增强,形成了一批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
2006年,我国农产品出口克服国外技术壁垒更加严格、出口成本持续上涨等不利因素,实现较快增长,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一是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商务部和各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业提高生产水平的政策措施;二是各地方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大力推动农产品出口;三是出口企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质量安全水平和突破国外技术壁垒能力不断提高。
当前,我国农产品出口形势仍不容乐观。一是国外技术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形成长期阻碍。近两年来,日欧美纷纷加快食品安全立法,抬高进口门槛,技术壁垒有从微观、技术层面向宏观、法律层面发展的趋势。二是国际农产品贸易的不公平竞争将长期存在。主要发达国家在要求发展中国家开放农产品市场、推行自由贸易的同时,无不对本国农业进行高额补贴,严重扭曲了国际农产品的贸易环境。三是我国支持农产品出口的政策体系同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亟需进一步发展完善;四是农产品出口呈现“小规模、大群体,小生产、大市场”的格局。目前,农产品出口企业平均出口额仅为154万美元。出口企业普遍规模小,实力弱,组织化程度低,抵御出口市场风险和突破技术壁垒的能力有待提高。五是农产品加工程度低,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缺乏品牌产品。我国出口农产品中初级产品占一半以上,新品种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应进一步加强,以适应国际市场消费多样化的需要。
据了解,2007年商务部将继续关注“三农”问题,做好农产品出口工作,努力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为调整农业结构、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