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国石化领域全面对外开放、关税进一步降低,国外石化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而受人民币升值、油价震荡、资源短缺、出口技术壁垒等因素影响,化工出口难度将加大。
2007年,国内石油和化工市场格局正在发生变化。由于油价高企,以原油为原料的化工产品需求增长速度有所趋缓,加上非石油路线化工产业快速发展、中东石化产业竞争力提高,国内石化产品将受到较大冲击;由于原油价格震荡幅度加大,化工销售的运作将更加困难;部分国内新增乙烯及下游配套装置产能将在2007年释放,国内供应量又大幅提高,企业竞争加剧。
在国内市场压力加大的情况下,石油和化工对外贸易情况如何?企业如何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增加出口量?日前,本报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海关总署综合统计司的张炳政、蔡京力两位专家。
今年化工出口难度将加大
记者:今年石油和化工进出口形势如何?
张炳政:2007年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市场环境会进一步改善,石油和化工进出口动力依然强劲。
但对石油化工企业来说,今年的对外贸易形势并不乐观。由于我国石化领域全面对外开放、关税进一步降低,进口国外石化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而受人民币升值、油价震荡、资源短缺、出口技术壁垒等因素影响,化工产品的出口难度将加大。
记者:石油和化工产品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张炳政:今年石油和化工产品出口主要面临五个问题。
进出口贸易的经营主体将增加。2006年底,我国按照入世承诺对外开放成品油批发市场,原有的“原油资源由国家统一配置,成品油由中国石油、中国石化集中批发”的做法彻底改变,我国石油石化企业面临来自国内外的全方位竞争。目前世界500强中的大型石油石化公司都在我国投资建厂或设点,全面进入除批发之外的我国石油石化行业的上中下游各领域。与此同时,随着外贸经营权的彻底放开,正在迅速成长的私营和个体企业也有望在这一领域分一杯羹,这种竞争格局无疑增加了国内原油和成品油市场的变数,也会促使进出口的经营主体发生变化。
油价震荡放大了经营风险。由于目前国际油价变化莫测,企业的经营风险很难控制。作为当前世界最重要的基础资源,石油几乎处于所有石油石化产业链的顶端,油价变动牵一发而动全身,自然要波及进出口贸易。自2006年初开始,油价持续高位波动并屡创新高,虽然2006年8月中旬油价开始下跌出现拐点,但仍然高位盘整。我国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度很高,国际原油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将波及国内石化企业,国际油价走势的变化莫测,无疑放大了石化企业的经营风险,影响进出口贸易。
人民币升值的影响。近两年我国人民币持续升值,特别是进入2007年,人民币与外汇的兑换比例日见新高。截至2月7日,人民币在今年的短短一个多月时间与美元的比价已连续12次刷新记录。人民币升值在相对降低进口成本的同时,增加了国产产品出口的难度。总体而言,人民币升值对石油石化行业是利好,但对我国出口的技术含量较低的基础化工原料,企业本来利润就不丰厚,人民币升值会进一步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
欧盟化学品REACH法规将使化工产品出口如履薄冰。6月将生效的REACH法规针对所有化工产品并涉及化工下游用户的产品,要求企业必须承担与其化学品生产、经营、使用等与安全相关的风险责任,是一个包括技术性贸易壁垒、环境性贸易壁垒和社会性贸易壁垒在内的综合贸易壁垒,其中涉及的我国石油和化工产品多达1200多种。由于繁琐的检测手段、较高的检测费用,以及各种环保、科技壁垒,一旦实施,我国石化产品向欧盟的出口将面临很大困境,出口受挫会使原本已经产能过剩的产品遭受巨大的销售压力,企业经营将举步维艰。
资源短缺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当前我国化工原料资源严重短缺。我国人均石油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8,天然气仅为1/25。国产的三大合成材料和有机化工原料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只有50%,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石油石化行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化工原料市场价格都有不同程度上涨,特别是原油、煤炭价格的高位运行,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较快,由于化工产品生产环节很多,成本上涨压力基本消化在化工产业内部,很难下移到最终消费品上,导致企业的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石油化工对外贸易持续发展有“良方”
记者:进入“十一五”时期,石油和化工的国内外市场一体化程度加剧,针对这一变化,我国石油化工业应如何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石油化工对外贸易应怎样调整?
蔡京力:首先,要调整产业结构。有条件的化工企业可通过上市、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按照规模经济和专业化协作的原则,加快现有化工企业的改组,形成产业内适度集中、企业间充分竞争,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重点发展新领域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信息用化学品、轮胎等行业;调整和控制有机原料和中间体、涂料、染料、无机盐等行业的发展,促使产品生产分布和结构更加合理。
第二,企业要积极融入国际化工的大环境中。随着国内市场的开放和关税的降低,我国化学工业受到一定的冲击是必然的,但同时也降低了我国化学工业踏入国际市场的门槛。化工企业应融入国际化工的大环境中,在国际化工的大市场中求生存谋发展。目前,发达国家除了关税手段以外,还往往通过设立特别限制、技术壁垒、环保标准等新的非关税贸易保护措施或反倾销来限制其他国家的发展。绝大多数化工产品因其易燃、易爆、危险、有毒等特性,最易受到制约。面对发达国家的限制,我国化工企业要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和环保意识,加强对国际标准的研究,积极申请国际认证,减少化工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技术壁垒;企业还应深入研究WTO的各项规则,学会利用WTO的规则所允许的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利益,扩大自身发展的空间。
第三,积极开发新市场。企业要努力建立新的贸易渠道,通过拓宽市场来降低市场过度集中的风险。充分利用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对市场进行有序开拓,防止一哄而上,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第四,合理利用和保护国内资源。企业要合理使用国内资源,对萤石、硼矿、锶矿、钡矿、稀土、磷矿石等化工矿产资源,采取措施进行保护性开采,防止盲目超量开采和滥采滥挖,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