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岛海关在“四个转变”理念的指导下,先后推出了《促进外经贸发展十项措施》、实施“多点报关、口岸验放”、普遍推行“5+2”工作制、探索中韩整车物流模式等一系列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新举措,倾力打造“服务型”海关,为青岛港口经济发展助力加油。
多点报关突破内陆进出口瓶颈
青岛海关统计数字显示,2006年,山东省13个内陆地市的企业进出口报关单增长迅猛,已经超过30万票。这主要是得益于青岛海关推行的"多点报关、口岸验放"通关模式改革。
青岛的黄岛和大港两个口岸的进出口业务量占到全省的七成以上。如何发挥青岛港口经济的龙头带动作用?青岛海关致力于将青岛港口优势延伸到省内每个角落,以实现东西部经济整体联动,由此启动了“多点报关、口岸验放”通关模式。
这一改革打破了海关监管的地域限制,允许省内企业就近在属地报关,经属地海关审核后自行选择成本最低的运输方式提运货物,口岸海关实施验放。新模式一经推出,立即受到企业欢迎。便捷的通关模式,帮助企业提高了通关效率,也吸引了更多内地货源取道青岛。
青岛海关关长李书玉介绍说,“多点报关、口岸验放”实施以来,滨州、济宁、聊城、临沂等地90%以上的进出口企业采用了新模式,使得内陆隶属海关报关单量增长了6倍。
区域通关改革拓展服务腹地
青岛海关实施的区域通关改革为青岛港口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6年底,区域通关货物量已突破500万吨。
近3年来,沿黄内地各省在山东口岸的进出口货物量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青岛口岸已成为内地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桥梁。为进一步彰显青岛作为沿黄区域进出口桥头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