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水运司6月14日发出通告,规定在有限的期限内办理相关手续,需向交通部交纳80万元押金,方能继续向船公司订舱,并公布了15家违规经营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名单。此后,凡是不具备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资质者将不允许订舱,船公司也将根据交通部的有关规定将不具备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资质者“拒之门外”。
交通部为了维护行业健康发展,动了真格。对于那些中小国际货代企业来说,可真是要了他们的“命”。深圳国际货代业在短短的几年内,发展到3000多家货代企业。目前,深圳只有100多家国际货代企业具备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资质,深圳仍有两千多家中小货代企业不具备经营者资质,将面临被踢出“局”。由于近年来货代市场竞争激烈,货代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目前,这些中小货代企业只能勉强维持“温饱”。
众所周知,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四年排名世界港口第四位,国际货代业为深圳集装箱吞吐量作出了重要贡献,功不可没,据悉,约有70%以上的集装箱是通过国际货代企业完成的。
通知发出后,在整个行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几乎“炸”了锅。企业正面临着生存危机,
有部分公司经理人纷纷至电深圳国际货代协会、本报粤港新闻中心以及深圳船务周刊进行咨询。深圳国际货代协会紧急召集行业人士会议,商议如何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并将在近期邀请银行、行业人士、法律界、专家、学者进行探讨,之后向行业主管部门反映深圳的实际情况,本报与深圳船务周刊将进行连续跟踪报道,敬请特别关注本报下期“聚焦深圳货代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