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运集团总裁李绍德日前表示,从趋势来看,船公司已成为港口设施非常重要的投资者。在世界十大码头经营者之中,一半具有航运公司背景。世界上各大港口的发展和繁荣都离不开港航合作的巨大推动力。
东欧港口基建落后
他指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对滞后成了制约运输与贸易发展的瓶颈。英国德鲁里航运咨询公司预计,2012年全球的集装箱吞吐量将比2005年增长3亿箱以上,而此期间,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的增长幅度仅为1.6亿箱左右。这种已知吞吐能力增量与预期需求增量的不平衡在东欧地区港口表现尤为明显,东南亚、中东、南亚和南美地区的港口也面临著相似的挑战。以南美地区为例,今年来,南美洲东海岸国家与北欧之间呈现出双向增长的趋势,尤其是南美洲东海岸出口到北欧的冷冻货份额正在不断扩大。但在南美洲部分国家,由于投资不足,港口码头没有得到很好的拓展,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码头拥堵现象。
适时扩张建设合理
他认为要打破瓶颈之困,就要对港口进行及时、合理的扩张和建设。首先,要提高吃水等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相应的码头长度、装卸机械、运输的技术标准也要提高。据统计,现役和订造中的1万箱及以上的集装箱船将为150多艘。以中海为例,今年8月8日与韩国三星重工签订了8艘1.33万箱集装箱船舶的订单,是对国际集装箱运输新的认识后的一项重要举措。
他指出,运营超过1万箱船舶,要求码头具备水深在15—17米,并且要求建设现代化的装卸、堆场作业系统和科学先进的多式联运交通网络来保证港口高效地进行装卸作业和集疏运作业,以缩短船舶的在港时间。
中型码头投资火红
船舶大型化不仅伴随著运输量的大量增长,也意味著港口中转量的增加。要提升港口的服务质量,还需要建构合理健康的港口网络。既要建设国际性或区域性航运中心,也要重视地区性枢纽港或支线港的喂给和支撑功能。事实上,目前很多大型航运公司对“次级港口”即集装箱年吞吐量在50─200万箱之间的港口投资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