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真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内河货运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上世纪50年代内河航运恢复和迅速发展阶段:1949年,我国内河通航里程只有7.36万公里,年货运量仅2500多万吨,到1957年发展到14.4万公里,内河货运量占国内货物周转的比重13.4%。到1961年,内河通航里程创历史最高记录,达到17.2万公里。
二、上世纪60年代以后的20年,内河货运缓慢发展阶段:这时由于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重水利、水电,轻航运,到1979年全国通航河流上形成碍航闸坝1200多座;在交通运输建设中重铁路轻河运,国家对内河航运投资减少,造成大量物资弃水走陆。1979年,全国内河的通航里程缩短为10.8万公里,内河运输在国内物资周转量中比重下降到7%。在上述通航里程中能够常年通航300吨级以上船舶仅占8.7%;能通1000吨级船舶只占4.1%。设备落后,港口吞吐能力滞后,以船代库,港口压船,船只实际航行量仅10%。
三、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大力对内河航运整治、提高航运能力的发展阶段:
1.货物运输1983年与1952年相比,完成的货运量为7.2倍,货物周转量为9.3倍。到1988年,内河航运的年货运量达3.76亿吨,比50年代有较大提高。
2.通航里程经河道整治后有所增加。到1988年年底,全国已开辟通航的里程达10.94万公里,其中水深1米以上的航道增至5.8万公里。如京杭运河苏北段,由于建成10座大型船闸,使之变成能通航2000吨级驳船的航道,年货运量从整治前的92万吨增加到2000万吨。
3.在港口方面,1988年年底内河港口增至1880个,其中万吨以上的深水泊位有25个,年吞吐量2.38亿吨。主要港口码头泊位比1949年前增加6倍多。
4.在船舶方面,1983年我国拥有轮驳船的吨位为1952年的23倍,1949年以前留下的300多万吨木帆船经过更新改造剩下的已经不到1/10。1949年的内河货运量的79%由木帆船担负,现在95%以上已由机动船舶完成。船舶机型已基本实现内燃化。现代化分节驳顶推运输有了较快发展,80年代从国外引进的6000马力大型推轮,用2000吨级驳船在长江下游编组的顶推船队已达30000吨,充分显示了现代内河航运量大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