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通过实地挖掘,发现泄漏出来的原油,已经深入到海滩下面至少30厘米以下,而且被污染海滩的面积还在逐步扩大。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居民和商户则比较木然,他们既不懂清除油污的方法,也没有相关部门组织他们动手。原油污染似乎成为了“只是政府的事情和工作”。
记者昨天再次返回了曾经采访过的红星村。渔民老王说,虽然此时正值休渔期,一般人认为此次事故不会给大连的养殖业带来较大影响,但是污染会让各种海鲜产品集体逃跑,这是一种滞后显现的经济损失。老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每个养殖笼子10元钱的成本计算,如果再加上人工和材料费用,1千多个养殖笼需要2万元左右的成本。原油污染发生后,这笔投入基本都要泡汤,而且这还不包括海面的承包费用。
记者走访海鲜市场发现,目前各类海产品价格没有出现明显的波动。经营业户告诉记者:“海鲜跟往常差不多,没有什么太大影响,关键是开发区那块儿不产这些东西。”但大连开发区内几家以经营海鲜为主的饭店的生意就出现了大幅下滑,周末客流出现了减半的现象。饭店老板认为,原油污染使得外地游客数量减少,从上个周末开始,这种影响便显现了出来。
有报道称,原油污染扩散已经出现,距大连新港事发地20公里外的棒棰岛海域也发现了污染的原油。记者采访了多个部门,试图了解油污扩散速度和可能扩散的方向时,只得到了这样的回答:距离大连新港事发地点约50公里,为广鹿岛海域养殖基地,面积约11万亩;距离大连新港事发地点约70公里,为大、小长山岛,海域养殖面积18万亩;距离大连新港事发地点约90公里,为獐子岛、海洋岛、乌蟒岛,海域养殖面积142万亩。以上区域仍有可能受到污染。由于渤海湾处于黄海西北部,有陆地阻隔两个海域,因此基本不会受到爆炸地泄漏原油的污染。
三大养殖海域恐受牵连
记者从海事部门了解到,大连新港输油管线爆炸起火事故,至少已造成附近海域50平方公里的海面污染,海上清污工作于17日全面展开。目前主要采取四种方式清理油污:在溢油水域布设围油栏;组织清污船舶作业;向海里抛清油毡;投放消油剂。
工作人员介绍,油污带最长达到了20公里左右。从近处看,呈现为又黑又黏的油污,在离岸较远的地方,则慢慢变成五颜六色的油渍。靠近岸边一平方公里海域内浮油最厚,最厚处浮油深达一米。清污人员的主要办法为使用清油毡、消油剂和围油栏,一张清油毡可以吸收约70—80斤的原油。尽管清油毡和消油剂的数量非常大,但与大面积受污染的海域相比,显得有点“相形见绌”。
另据介绍,除此以外还有一种除污工具撇油器,它对于近污染区油层厚度超过1厘米的污油的收集回收很奏效。对于油污厚度在1厘米以下的稍远区域,可通过清油毡吸附;而对于油膜特别薄的区域,则通过喷洒消油剂把油污分解成更小的颗粒。
大连海事局监管介绍,喷洒消油剂分解油污不会对海洋水体形成二次污染。其主要是将油分解成微小的颗粒,利用海洋自然环境,以生物降解等多种途径,解决油污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污染。
记者在泊石湾浴场看到,海水已经将大量油污推上了沙滩高处,退潮后的沙滩上,黑色油污遍地都是。记者使用海滩保洁人员的工具挖掘,挖到脸盆大小的面积和三十厘米左右的深度时,发现下面依旧还是黑色油污。泊石湾一带的沙滩都是比鸡蛋略小的石头,沙石之间有很大的缝隙,油污沿着这些缝隙下沉到更深处的海滩内。
海滩下三十厘米还是黑色油污
记者由泊石湾浴场分别向两侧查看,由于风大浪高,北侧的立礁湾处5米高的观景台面上,都“跳”上了油污。记者站在观景台向下面俯身查看,油污被海浪分割成坨状,随后再被海水托举起来摔在人造护岸礁石上。很多游人都在距离海岸较远处观望,并不时用照相机摄录画面。距离泊石湾2公里外的南坨湾海水显得比较平静,海面上除了油污外,见不到任何生物。一只海鸥高高飞在上面,随后转身落在了公路边上的一个电线杆尖上。没有鸟的叫声,也没有海浪的冲刷声,仿佛这里是一片死海。
负责这一代保洁工作的海都物业保洁员告诉记者,他们都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情景。油污造成了海滩保洁工作的停顿,他们只能坐在沙石上等待命令。这些油污到底该怎么办?当记者采访附近的商家和居民时,几乎所有人都表示该清理,但是他们不知道如何清理,相关部门也没有组织居民或商户清理。一名老者告诉记者,政府相关部门都在清理海面上的油污,海岸线的油污被遗忘了,他希望有人能够站出来,组织大家清理油污,毕竟这里是自己的家园。
国家海洋局海上溢油应急处置前线指挥部20日发布的情况通报表明,大连部分海滩受到了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事故泄漏原油的污染。7月20日6时2分雷达卫星数据显示,海域溢油分布面积约38平方公里。海监队伍进行岸边巡视,发现金石滩附近海域有条状漂油带,1/3的海滩被石油污染;棒棰岛海水浴场海面和沙滩上都发现了大量油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