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疑,这对于高雄港是一个好消息。
高雄港一季度集装箱装卸量相比去年呈现逐月走低,3月份较去年同月略降千分之九,是2月份以来连续两个月集装箱量呈现下滑。该港1-3月集装箱量累计246万TEU,比去年同期只增加千分之三,相较于首月与前两个月的2.22%与千分之九点三的增长率再次下滑。
曾经在全球贸易与航运尤其转口运输上拥有一席之地的高雄港,如今却光芒不再。统计数据显示,高雄港在2000年前,拥有全球第3大集装箱港纪录长达8年。2000年因韩国釜山港装卸量大幅成长,遭排挤退落为全球第4,2002年遭上海港超越,2003年再遭深圳超越,排名掉落至全球第6。去年底,高雄港又被荷兰鹿特丹和中东的迪拜两个港口超越,排名一口气跌落为全球第8。今年3月数据显示,由于1月份单月集装箱吞吐量被广州、宁波-舟山港超越,高雄港的全球排名首度掉到10名之外,而这个趋势很可能继续下去,甚至急剧恶化。
台湾《工商时报》发表文章对高雄港的衰落原因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高雄港“没落”的主因其实可以归咎两岸无法直航,使大陆转口集装箱与物流业务无法利用高雄港。文章还认为民进党当局对于两岸的经贸往来干预太多,使原本因同文同种而占据优势的台商失去太多商机。
假如此次两岸能够实现真正的双向直航,不仅仅是高雄港,对于台湾地区航运地位的提高都将产生积极影响。台湾地区位居地理战略位置,又拥有条件极佳的天然深水港,在亚洲区域具有优势的竞争条件及重要影响力。如今,台湾面临经济转型,工业产品制造厂商逐渐外移,港口营运及海运业者必须开发更多转口货运,才能提升竞争力。而当前台湾地区的亚洲货源三分之一来自大陆,因此,直航对确保台湾港口海运地位有一定的助益。另外,直航也有利于台湾地区国际港口竞争力的维系与提升,因为如何吸引外国船舶(尤其干线母船)选择台湾地区港口营运及停靠,这取决于港口操作成本、货源数量及营运限制多寡。就亚太地区商港比较,台湾地区各港口效率高、成本低,又有一定的货源,若能解除直航的限制,可以强化国际航商留驻台湾地区港口的意愿。
另外,据2004年台湾地区的一份研究报告《“直航”之影响评估》预测:假如两岸实现海上直航,在运输成本方面,将可节省相关运输成本每年估计约新台币8.2亿元(据不同估计从8亿元至12亿元);可减少约一半的运输时间(以不经石垣岛估计每航次可节省16-27小时);对个别企业而言,因海上直航可节省的运输成本估计约一成五至三成,另运输时间缩短可减少产品库存及增加生产效率,有助于降低整体营运成本;海上直航也可发挥地区经济潜在效益,由于运输成本节省及时间缩短而大幅提升物流配送的效率,进而可创造在港口新增的运量,并扩大邻近及相关地区的各种附加价值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