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交会传递经济回暖信号,但各行业仍“冷热不均”
参展商纷至沓来、采购商数量回升,这些频频传递的回暖信息都预示着,经济复苏在身边发生。昨天,2010中国大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暨大连国际工业博览会开幕,当天,明显走高的人气显然区别与上届展会。
人气明显趋旺
昨天一早,走进大交会现场,“人气旺多了”是许多人的共同感受。记者十分清楚地记得,去年大交会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不仅展场内参展商并不充足,展场内也明显冷清。“三天下来,过来洽谈的参展商不超过十位。”一家机械企业在去年大交会行将结束时曾向记者无奈地表示。
而今年的局面则完全不同,一些大型参展企业纷纷将自己比较前沿的产品运抵展场,还配备了相当人数的工作人员在现场接待,尽管如此,纷至沓来的贸易商仍令一些企业招架不过来。一些中小参展企业尽管展台不大,但也都全力展示。整个展场内洽谈气氛浓郁。
本届展会的承办单位之一———大连华展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傅文臣有着多年承办工业展的经验,在他看来,展会的冷热度与经济形势非常吻合。他向记者表示,与去年的大交会参展情况相比,今年大交会参展商总体增加20%%左右,而贸易商数量增加更为明显,约为30%%以上。
产品价格普涨
“我们的机床产品同比提价在10%% 15%%。”大连富比特机电销售经理贾大勇向记者表示,受到钢材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该公司产品也不得已作出了提价的调整。但与南方一些机床企业已经出现用工荒和人力成本上扬相比,目前大连相关产业的人力资源还相对稳定。这绝不是一家企业的个案,记者从大交会现场了解到,目前,工业及机电产品制造企业则以原材料价格上涨倒逼企业定价出现较大幅度上涨。查看今年我国各类原材料价格走势就不难理解这种局面。今年以来,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自上年12月份由负转正后持续上涨,3月份分别上涨5.9%%和11.5%%。部分原材料价格涨幅更高,3月份,有色金属材料和电线类价格同比上涨32.8%%,燃料动力类价格上涨25.6%%。
“近期矿石价格迅猛上扬65%%左右,带动钢材价格上涨30%%,我们的轴承产品有20%%的涨幅。”大连冶金轴承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恒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原材料成本上涨目前已经成为产品成本最为明显的压力,如果不是企业提前进行了产品升级走高端化路线,现在很可能要严重受困于原材料价格上涨。
复苏“冷热不均”
尽管复苏的春风扑面而来,但不少参展企业的感觉是“还没有达到危机之前的局面”。事实上,不同行业受到的影响不尽相同,这种“冷热不均”现象折射出经济复苏仍呈现温和增长。
“由于产品进行了大规模的升级改造,在国外市场需求猛增,不少国外客户甚至主动提出提价购买的要求。”李恒胜表示,经过了金融危机的洗礼,轴承行业也正在进行着一次行业洗牌,现在大连冶金轴承集团有限公司的销售跟去年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同样感受到行业整体形势向好的,还有机床行业,大连巨川机电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本次前来参展,公司已经拿不出多少参展机床产品了,“没有货,市场明显好转。”富比特机电的贾大勇也印证了这一说法,去年机床产品要一周左右可以提货,“现在,两个月能订到货就是好的。”
而同时,记者了解到,去年,五矿化工产品出口降幅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钢材、成品油、阀门、初级塑料等非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较大,贸易量减少是造成出口下滑的主要原因。现在很多竞争力较弱的出口企业都退出了市场。
而塑料行业去年则在多年16%% 18%%的行业增速中出现增幅下降,其中,出口下降较为明显。目前,困扰中国塑料行业发展的,主要是大路货居多。
专访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副会长李国俊
辽宁塑料产业位居中国第四
就在很多企业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收缩战线之际,也有一批塑料加工企业选择了扩能和主动出击国际市场。“去年出现的塑料原料价格大幅波动使那些规模大、产品质量有保证、市场信誉好的企业脱颖而出,成为大型石化、建材、食品加工、化妆品等企业的首选供应商,企业盈利能力会相应提高。”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副会长李国俊在接受新商报记者采访时说。
李国俊透露,去年,我国塑料行业整体产值已经达到1.1万亿元,仅次于美国。由于出口明显下降,去年我国塑料产业增长速度明显放缓。“辽宁是我国的塑料生产集中地之一,”李国俊表示,目前,我省塑料产业位居中国第四。
同时他还表示,目前我国塑料出口还是期待加工技术提高。“目前我国塑料出口还是以大路货为主,其中塑料包装袋几乎占据了全部国际市场。”未来,我国塑料行业还需要在生产标准和加工工艺上作出相应调整,才能适应后危机时代的国内外市场需求。
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王沅江
我国将加大原材料进口保障
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王沅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了2008年、2009年去杠杆化、去产能化及去库存化之后,今年我国五矿化工进出口行业呈现恢复性发展,随着需求量的增加,我国将加大进口原材料的保障。
去年我国原材料进出口达到6000多亿元,其中以成品油、化工、铁矿石、塑料原料等为主的进口部分占据40%%以上。王沅江表示,目前,随着国内需求的不断加大,从长远看资源缺乏将成为重大瓶颈。未来我国将加大原材料进口保障,比如加大同国外的政治、经济联系等。但另一方面,国内已经通过节能减排、高耗能降低等控制落后产能,从这个方面来说,又可以相对控制进口额度。记者孙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