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沪生
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总体上处于低端的位置,也与我国的运输和物流服务业发展水平有关。运输和物流服务业发展水平低,就很难与其他环节和要素一起,构成对国际流通渠道的控制,也就很难为我国的制造业和其他行业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提供更好的支撑。
以海运为例,首先,国际贸易运输中90%以上的运量是由海运完成的,但我国在这方面尚处于逆差;其次,如果进一步从物流的角度看,在所涉及的全过程物流服务的各环节中,目前我国承担的主要还只是海运环节,而从海运再向两端陆路延伸的物流服务,基本上 (主要是国外部分)或相当一部分 (主要是国内部分)不掌握在我国手里;第三,如果再进一步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看,不但我国运输的出口货物,从水上陆以后,在国际市场的陆上延伸运输和物流服务,我国基本不能掌握,而且相当一部分由我国运送的进口货物,从水上陆,进入我国国内市场后的陆上延伸运输和物流服务,我国也不能掌握。究其原因,有我国运输和物流服务水平和能力的问题,也有贸易渠道和贸易方式问题。在进出口贸易过程中,我国大量的出口合同中的运输条款是以FOB(装运港船上交货)方式签订的,也有大量的进口合同的运输条款是以CIF(成本保险费加运费)方式签订的。由此延伸出来的海、陆、空运输和物流服务的主动权并不掌握在我国手中,我国所承担的最多也只是部分的运输和少量的物流服务。这些既是制约我国运输与物流发展的重要方面,又是在全球产业链中,不能形成对流通渠道和终端市场进行有效参与和主动控制的原因之一。
因此,一方面,要提升我国运输和物流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为国际贸易服务,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要着眼于对国际贸易渠道的控制,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加强运输与物流服务和国际贸易之间的联系与协同,共同推进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地位的提升,为我国制造业和其他行业企业提升全球竞争力提供支撑。
对我国的运输和物流服务企业来说,从发展战略看,随着我国产品“走出去”,需要更好、更多的运输和物流服务的支持。这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抓住机会,要向前走,向外走,向上走。从支持和跟随中国产品、中国制造、中国工程、中国贸易“走出去”人手,发展自己在境外的商业存在。从现实看,在全球产业链中分工的不断变化和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中,目前从事的部分产品的生产环节会逐渐转移出去,在这样的调整中。总体上,我国应设法保留和扩大其中的运输和物流服务环节,不要因生产环节转移出去了,运输与物流服务等环节也随之被转移出去。相反,对我国的运输和物流服务业来说,应借这样转移契机,参与全球市场的服务与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