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管理
一、仓储作业流程规划(掌握)
1、确定仓库用地面积;
2、动线流程及大区域规划
动线流程依据其用地面积及物流种类的不同,可分为“I”形(直线型)动线流程、“L”形动线流程(侧边形)和“U”形(单面型)动线流程三种。其中,“I”形(直线型)动线流程常运用于货运站(转运中心)及通过型的仓库。
3、商品种类数量分析及商品种类库存数量
一般把A类商品尽量靠近走道或门口的地方,而C类品尽量置于仓库的角落或较偏远的地方,B类品则置于A类与C类之间。
4、确定托盘形式和尺寸
5、确定货架种类和尺寸
当托盘的形状和尺寸确定后,可以考虑同时使用1100mm×1100mm及1000mm×1200mm两种托盘的货架。
6、确定搬运方式和设备
7、确定库房形式、高度和跨度
库房高度的计算公式:库房高度=(托盘上货物的高度+叉举高度+梁高)×N层
例题:
某仓库进8000箱力波啤酒,包装体积长0.3m,宽0.3m,高0.4m,毛重12kg,净重10kg,用托盘堆码,托盘规格为1.04m×1.04m(托盘重量不计),库房地坪单位面积载荷为1t,包装的承压能力为50kg,可用高度为3m。问:该批货物的储存至少需要多少面积?
解:按可用高度计算可堆码;3÷0.4=7.5箱。
按包装承受压力计算可堆码5箱,因此以5箱计算。
按宽计算每个托盘每层可放:(1.04÷0.3)×(1.04÷0.3)≈3.5×3.5≈3×3=9箱。
每个托盘可放箱:5×9=45箱。
每个托盘总重量=45×12=540kg,小于库房地坪单位面积载荷1t,因此本方案可行。
需要的托盘数量:8000÷45:178个
存放面积=1.04×1.04×178=192.52m2
答:该批货物的储存至少需要192.52m2。
8、库房细节规划
9、确定设备规格和询价
二、仓储内部空间决策(一般了解)
1、仓库内部空间的大小是根据每年储存的数量和存储货物的特点而确定。仓库所需空间一般是由货物存储所需空间、仓库过道和通道空间、仓库设备存放空间和仓库管理人员办公所需空间等组成。
2、确定仓库内部各个空间的大小:基本存储空间; 弹性发展空间; 硬性使用空间。
3、自建仓库需要考虑的因素:(国家扶植政策、交通运输、劳动力、自然环境、企业战略、建造成本)
4、租用仓库需要考虑的因素:(服务质量、运输条件、仓库设备、网络情况、管理水平、)
三、仓储服务决策(理解)
1、存货可得性
可得性是指当客户需要存货时所拥有的库存能力。
可得性方案应以以下三个物流绩效指标进行衡量:缺货频率、供应比率、订货完成率。
2、作业完成
作业完成涉及到物流活动对所期望的完成时间和可接受的变化所承担的义务。
物流绩效指标有:完成速度、一致性、灵活性、故障与恢复。
3、可靠性
物流质量与物流服务的可靠性密切相关。物流活动中最基本的质量问题就是如何实现已计划的存货可得性及作业完成能力。
四、增值服务决策(理解)
1、托盘化
2、包装
3、贴标签
4、产品配套、组装
5、上油漆
6、简单的加工生产
7、退货和调换服务
8、库存控制和订货决策支持
五、仓库设备决策(掌握)
1、设备购置决策
优质的仓库处理设备必须满足“移动路程最短、存储空间占用最少,人工控制程度最低”的要求,而且在成本花费方面,必须能够做到最低的成本开支。
2、设备更新改造决策
设备更新可以分为设备原型更新和设备技术更新两种。
(1)设备更新的内容:设备更新包括设备的现代化和设备的更换两方面。
(2)设备磨损经济分析:有形的磨损和无形的磨损。
(3)设备寿命分析:设备寿命分为使用寿命、经济寿命和技术寿命。
(4)设备更新方案评价与选择:A、根据更新原因,确定更新方式,提出可能的更新方案;B、明确更新设备的使用时间,确定寿命不等更新方案的处理方式;C、计算可行更新方案的使用费用,进行更新决策。
六、仓库合同管理(掌握)
1、合同仓储与自营仓储的比较:公司采用合同仓储的费用比采用自营仓储的费用要低;自营仓储的运营以成本为中心,而合同仓储的运营则以营利为中心。
2、仓储合同的内容
仓储合同是指当事人双方约定由仓库经营者(简称保管人)为存货人(简称货主)保管储存的货物,存货人为此支付报酬的合同。
(1)特殊货的告知与处理
(2)货物的入库验收
(3)仓单的使用
仓单是保管人接受货主交付的货物后依法签发给货主的单证。
(4)货物的检查和取样
保管人根据货主或仓单持有人的要求,应当同意其检查货物或取样。
(5)通知和催告
保管人对入库货物发现有变质或其他损坏的,应及时通知货主。
(6)货物的提取
货物的提取,有可能发生在存储期间,有的可能发生在存储期间届满后。
合同可以不约定存储期间,如果合同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那么,根据需要货主则可以随时提取货物。
3、我国合同法对仓储合同的规定
(1)特征:仓库营业人员必须是有仓储设备并从事仓储保管业务的人;仓储保管合同的对象必须为动产;仓储合同为诺成合同;仓储合同为双方有偿合同、不要式合同;货主主张货物已交付或行使返还要求权时以仓单为凭证。
(2)仓储合同的效力:仓库营业人的义务;货主的义务。
七、库存计划(理解)
库存计划方法是利用共同的信息基础,在多个地点或在增值链的各阶段中协调库存需求。主要有两种:公平份额分配和配送需求计划。
(1)公平份额分配
其中: ——配送中心库存的共同供给天数;
——从工厂仓库分配的库存单位数;
——用单位数表示的配送中心j的库存;
——配送中心j的日需求量。
例题:(见教材P36-37)
(2)配送需求计划DRP
它主要是解决分销物资的供应计划和高度问题,达到保证有效地满足市场需要又使得配置费用最省的目的。
在逻辑上DRP是物料需求计划MRP的扩展,但也存在根本差异。
DRP是配送需求计划(distribution requirement planning)的简称,它是流通领域中的一种物流技术,是MRP在流通领域应用的直接结果。它主要解决分销物资的供应计划和高度问题,达到保证有效地满足市场需要又使得配置费用最省的目的 。
Ø DRP和MRP一样都是需求管理(demand management)的一部分;
Ø DRP是由顾客的需求所决定,企业无法或者很少能加以控制;
Ø MRP是生产计划所决定的,生产计划是由企业制定和控制的;
Ø 从库存管理角度来考虑,制造和装配完成之前的库存管理是由MRP进行的,而一旦制成品到了仓库,就由DRP来管理。
A、 企业可以运用DRP系统所产生的信息来计划未来的物料(尤其市存货)的需求。
B、 DRP的优点:
营销上的好处:
(1)改善了服务水准,保证了准时递送和减少了顾客的抱怨;
(2)更有效地改善了促销计划和新产品引入计划;
(3)提高了预计短缺的能力,使营销努力不花费在低储备的产品上;
(4)改善了与其他企业功能的协调,因为DRP有助于共用一套计划数字;
(5)提高了向顾客提供协调存货管理服务的能力。
物流上的好处
(1)由于协调装运,降低了配送中心的运输费用;
(2)因为DRP能够准确地确定何时需要何种产品,降低了存货水平;
(3)因存货减少,使仓库的空间需求也减少了;
(4)由于延交订货现象的减少,降低了顾客的运输成本;
(5)改善了物流与制造之间的存货可视性和协调性;
(6)提高了预算能力,因为DRP能够在多计划远景下有效地模拟存货和运输需求。
缺点:
首先,存货计划系统需要每一个配送中心精确的、经过协调的预测数。该预测数对于指导货物在整个配送渠道的流动是必需的。在任何情况下,使用预测数去指导存货计划系统时,预测误差就有可能成为一个重大问题。
第二,存货计划要求配送设施之间的运输具有固定而又可靠的完成周期,而完成周期的不确定因素则会降低系统的效力。
第三,由于生产故障或递送延迟,综合计划常易遭受系统紧张的影响或频繁改动时间表的影响,尤其是部运输周期和卖主传送可靠性等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可能是DRP系统极度紧张.。
八、库存控制:
1、作用: 财务合理化、作业合理化
2、库存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客户方面、供应商方面
3、库存控制中的几个关注点
(1)订购点:是指库存量降至某一数量时,应即刻请购补充的点或界限。
(2)订购量:库存量达订购点时,决定订购补充的数量。
(3)库存基准:
A、最低库存量和最高库存量,最低库存量又分为理想最低库存量和实际最低库存量;
B、订购方式的选择:
a、定量订货方式;
b、定期订货方式:订货量=最高库存量—现有库存量—订货未到量+客户延迟购买量
c、订货数量的确定——经济批量模型(EOQ)
其中: ——每年的需求量;
——每次采购进货成本;
——单位产品年保管储存成本。
例题:
某公司某种物品库存有关信息如下:
(1)年需求数量3600t;
(2) 购买价格每吨25元;
(3) 年储存费率为16%;
(4) 每次订购费用50元。
试求:该种物品的经济订货批量。
解答:
经济订货批量: 已知:A=3600; =50; =购买价格×年储存率=25×0.16=4,那么:
Q= =300t
答:该种物品的经济订货批量为300t。
(4)库存决策考虑要素
A、考虑需求状况;B、调整需求预测。
九、库存重点管理(掌握)
1、客户ABC分析
对客户重要性的程度,分为A、B、C三类。对A类客户应重点投入人力、物力以做优先处理,而对C类客户则可按部就班,但要仔细分辨其能否拉上B类或A类,以避免造成损失。在设置仓库时,把仓库设在重用客户附近,以减少转运成本及对重要客户的延迟交货次数,提高服务水平。
2、商品ABC分析法
库存管理重点管理可采取“20-80”法则或ABC分析法。
“20-80”法则是指20%的商品占了销售额的80%,因此只要对此少量而重要的库存量加以重点管理,便能使存货管理达到非常完美。
十、建立自动补货系统(一般了解)
1、自动补货量的确定条件:日产销量、日库存量、要货量、每批订单的最少数量
2、自动补货的实施条件:计算机联网、接口问题。
十一、影响仓库成本的因素(一般了解)
影响采购批量的成本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取得成本:采购构成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总和。
2、 储存成本:一是与储备资金多少有关的成本;二是与仓储物资数量有关的成本。
3、 缺货成本:由于缺货原因所造成的生产损失和其他额外支出
4、 运输时间。
十二、仓库成本的计算方法(掌握)
1、购进存货的成本计算
通过货币计算方式取得存货的形式主要有外购和自制两个途径。
十三、仓储运营管理
1、 影响采购批量的仓储成本的因素分为如下几种:
(1) 取得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2) 储存成本:一是与储备资金有关的、如何利息、税金、物资合理消耗,一类是与数量有关的,如仓库设施维护修理费、装卸搬运费、折旧、工资、福利费、办公费等
(3) 缺货成本
(4) 运输时间
2、 仓储成本的计算
(1) 购进存货的成本计算:
(2) 仓储成本的计算:
1) 按支付形态计算仓储成本:
2) 按仓储项目计算仓储成本
3) 按适用对象计算仓储成本
3、 销售存货的成本计算:
4、 存货销货成本的计算
(1) 个别认定法
(2) 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金额+本期进货金额合计)/(期初结存数量+本期进货数量合计)
期末存货成本=加权平均单价*期末结存数量
本期销货成本=期初结存成本+本期进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3) 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上期结存金额+新进货金额合计)/(上期结存数量+新进货数量合计)
(4) 先进先出法
(5) 后进后出法
5、 存货数量的盘点方法:实地盘存制(定期盘存),永续盘存制
6、 仓储成本控制:
7、 仓储成本合理化管理:
1、 不合理仓储的表现:仓储时间过长、仓储数量不合理、仓储条件不足或过剩、仓储结构失衡
2、 仓储成本管理包括:(1)存货信息管理(2)在此基础上的存货成本决策分析
十四、仓储费报价
1、 仓储成本构成:
(1) 仓储持有成本:为保持适当库存而持有的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2) 订货成本:差旅费、办公费等。包括下列活动的费用:检查库存、编制并提出订货申请,比较供应商、填写发出订单、核对收货单、验收来货、筹集资金付款等
(3) 生产准备成本:商誉损失、和紧急采购的超出部分
(4) 缺货成本:
(5) 在途库存持有成本
2、 仓储费报价策略:
(1) 报价的基本目标:生存目标、利润目标、保持或扩大市场占有利目标、适应竞争目标
(2) 主要报价方法:成本加成报价法、盈亏临界点报价法、边际成本报价法、竞争导向定价法。
3、 仓储作业绩效评估:
(1) 指标体系构成
1) 数量指标:计划期吞吐量、库房使用面积、货场面积、单位面积储存量、职工人数、设备数量
2) 质量指标:帐货相符率、收发货差错率、货损率、平均保管损失、平均收发货时间、货物及时验收率、设备完好率
3) 储存效率指标:仓库利用率、设备利用率、劳动生产率、资金使用效率、货物周转速度
4) 经济指标:平均仓储费用、利润总额、资金利润率、收入利润率、人均实现利润、吨保管货物利润
5) 安全指标:
4、 仓储管理指标分析的方法
(1) 价值分析法
(2) 对比分析法(计划完成情况对比分析、横向、纵向、结构对比分析)
注意事项:要有可比性、要使用多种对比分析方法、要正确选择对比的基数
(3) 因素分析法
5、 提高仓储效率和效益的途径:(管理、成本控制、作业层面)
(1) 加速库存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 节约成本开支、降低仓储费用;
(3) 加强基础工作、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4) 扩大仓储经营范围和内容、增加增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