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说起电商们的价格战,或许还没有几个人知道,然而自从进入六月份以来,这一场价格战打得却越发轰轰烈烈起来。京东商城、当当网、天猫、亚马逊、易迅、苏宁易购、国美网上商城等七大电商悉数加入,各出手段几乎是烧钱亏本地争抢着市场份额,让人在窃喜有便宜可捡的同时不禁疑惑:电商们这究竟是怎么了,这天还没热起来,怎么电商大佬们的头脑就先热起来的呢?都说无商不奸,可是面对如此频繁且大幅度的“实惠”,网购人群们却不禁有些摸不着头脑。
泣血低价只为市场份额
继京东借店庆之名展开“诺曼底大惠战”15亿巨额让利之后,苏宁易购反应迅速随即推出“王者价临”的全网比价月,打出了全网最低价的重拳,天猫电器城宣布在此前投入2亿元补贴商家的基础上,再次追加1亿元补贴消费者,国美、易迅、当当网也均不甘落后,纷纷推出让利活动,再加上一些知名度不太高的电商网站,业界粗略估算了一下,结果十分震撼人心——仅六月一个月,众电商企业的投入就将高达70亿。
电商价格战虽无硝烟,激烈程度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相比于从2004年正式开辟网购业务起至今已有八年历史的京东商城、背后有整个财团支撑着的苏宁易购和国美等,相信很多名气实力都不如上述企业的中小网站并不愿意趟这趟浑水——价格战不是谁都能打得起的,如此动辄过亿的消耗也不是任谁都能承受。然而蛋糕的大小就摆在那里,你不出血本,以后就没你的立足之地。也许这就是很多企业流血流泪也要迎难而上的原因。
究其缘由,其实十分简单,消费者需要什么,网站就给你什么——当前我国网购的主力人群消费能力并不高,于是各大网站就频频打起了价格战,这是十分容易理解的。
以价换量向来是商品销售的经典招数之一,历代商家屡试不爽。电商巨头们为求业绩,投入如此巨大的资金成本,正是为了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和黏性,而很多电商为了保护既有的市场份额,也被动地卷入了这场混战,以致价格战愈演愈烈,若不是今年的经济大环境整体欠佳,只怕这场价格战会打得更加惨烈。
“赔本赚吆喝”只能是行业转型的开始
不得不说,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里,物美价廉是一个商家所能够得到的最高褒奖,而如今的价格战也正是对这句话的最好诠释——在消费者普遍对电商品牌忠诚度不高的情况下,什么才是成功交易的法宝?当然是价格!
然而,价格战可再一再二却不可再三再四,仅以目前的情况而言,这一场血战下来,中小电商们自然是伤筋动骨甚至遗恨沙场,就算是资金雄厚亏得起的巨头们也难保不脱掉一层皮。如此未曾杀敌自损八百的事情,当然是能免则免。
况且,以目前电商们的实力,恐怕还没有一家公司能够真正做到大多数商品全网最低价——苏宁易购四成商品达到了价格全网最低,这已经是当前电商们所能达到的极限。
这就意味着,价格战充其量也只能是一个噱头,指望用价格战来决胜市场,恐怕难以实现。
价格战就好比战争中的奇兵偷袭,你或许可以靠它来赢得一场遭遇战甚至攻坚战的胜利,然而想要镇守一方最终却还是要靠平时的厉兵粟马,要靠规模庞大且训练有素的正规军来打赢每一场阵地战才行。
所谓比创业更难的是守成,相信商家创立网上平台绝不是以损人不利己为最终目标,盈利并扩大收益才是屹立不倒的不二法则。
一旦受众群体足够稳定,通过话语权改变业界经营模式才是长久之道。
作为龙头老大的电商巨头们,更要把眼光从当前的价格战上移开,将精力集中于后方服务的各个环节,真正杜绝因为追求效率而降低服务乃至张冠李戴等现象的出现,让自己的运营水平真正适合自己的扩张速度。
真正能够让电商长久地生存下去的,应该是“价值”,而非“价格”。
市场经济往往机遇与挑战并存,而电商们的实质其实就是零售产业,其终端永远不变的是商品,真正把握了品牌资源,真正做好做精了售后服务,才是电商们在价格战泥潭中脱颖而出的关键。(蒹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