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矿的未来也许不是争得定价权的问题,而是如何应对新垄断导致的不公平。
“拉锯战”之外的好消息
4月21日,新疆阿勒泰地区传来喜讯,沉睡了上亿年的新疆最大铁矿——蒙库铁矿正式进入全面开发建设阶段。当地政府称,蒙库铁矿储量达2.2亿吨,平均品位43%,并有着埋藏浅、储量大、原矿品位高、易开采、易磨易选等优点。
同一天,国际市场也传来好消息,印度政府已批准印度五矿贸易公司(MMTC)与中、日、韩签署新的铁矿石长期贸易协议,新协议期限为5年。按照印度现行政策,高品位铁矿石(64%及以上)限制出口,只能由印度五矿公司专营。以往中印之间没有长期合同,只有不稳定且履约困难的铁矿石现货交易。
在国际铁矿石谈判的紧要关头,这两则消息的出现并不偶然。从2005年11月中旬至今的5个月里,作为中国钢铁企业代表的宝钢,已与铁矿石的供方代表世界三大铁矿石厂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CVRD)、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BHP Billiton)和力拓(Rio Tinto)进行了4轮立场相差甚远的谈判,目前正进入第5轮谈判。
“拉锯战”需要耐心,耐心能等来变化。尽管是第一次正式坐在谈判桌上,但代表中国钢铁企业参与国际铁矿石谈判的上海宝钢还是表现了足够的耐心。漫长的“拉锯”期间,世界铁矿石的供需关系与力量对比在不断变化,这使得谈判的天平越来越倾向了以中国为代表的铁矿石需求方。
官方数据显示,截止到2005年12月30日,中国23个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总量仍处在较高水平,港存量高达3490万吨。据广东海关统计,2006年以来,由于国际铁矿砂现货价格下跌和海运费回落,一季度广东口岸进口铁矿砂均价为64.8美元/吨,比2005年同期下降23.2%。
高库存和现货价格的不断下跌,加上铁矿石三大巨头及国际上其他的主要铁矿石厂商利益不断分化,使得中国不仅有了更有效的平衡工具,而且扩大了选择范围。
有分析人士认为,国际国内各方关系的变化导致国际铁矿石市场新的主导力量正在形成。作为世界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中国的话语权也越来越大了。中国谈判代表的神气被认为是这种权力转移一个最好的表现。
在第四轮谈判结束之后不久,《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道,以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力拓和巴西淡水河谷为代表的国际铁矿石供应方原计划2006年再次涨价20%。而以中国宝钢集团为代表的中国铁矿石购买方则坚决反对涨价,双方妥协的结果是中方同意接受10%的上涨幅度。
但4月18日,直接参与铁矿石价格谈判的宝钢集团董事长谢企华公开驳斥到,上调价格10%的报道是不属实的。她表示,铁矿石价格谈判何时结束尚无时间表。谢企华的坚决表态,使得国内众钢铁企业信心倍增,也正是基于此,许多人判断,2006年进口铁矿石即使涨价,幅度也会很低。
争夺定价权
三大巨头的涨价理由并不复杂,供需决定价格,他们认为中国钢铁未来需求很大。2000—2005 年,全球钢铁需求只增长了7000万吨,中国的钢铁需求就增长了1.8亿吨; 2005 年全球粗钢产量11.294亿吨,其中中国粗钢产量3.49亿吨,同比增长24.6%,而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则同比下降7.49%。
中国对钢铁的巨大需求带动了中国钢厂对铁矿石的需求。据中国五矿商会介绍,目前中国的铁矿储量增长滞后于消耗速度,查明的铁矿资源呈下降趋势。根据国土资源部《中国矿产资源年报》,中国东部地区铁矿资源状况已基本清楚,浅部找到新的大型铁矿已不大可能。中国铁矿资源储量不足世界储量的9%,人均储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6—1/4;97%以上是难直接利用的贫矿,平均品位33%,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中小型矿多,大型超大型矿床少,而且共、伴生矿多,单矿种矿少,利用难度大,成本较高……这些事实都表明,中国对国际铁矿石进口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大。2003年,中国进口铁矿石数量1.48亿吨,超越日本、欧盟,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到2005年,进口量更猛增到2.75亿吨。中国冶金矿山协会的资料显示,过去6年里,中国进口铁矿石年均量递增超过30%,依此计算,2006年,中国的铁矿石进口量应新增8000万吨,总量超过3.5亿吨。
如此庞大的数字使得三大巨头对2006年的铁矿石价格上涨充满了想象。但中国方面并不愿意任人“哄抬物价”。
“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中国理应对铁矿石的国际市场价格具有更大话语权,中国企业应该在2006年铁矿石国际定价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国家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梁树和说,“某些跨国公司利用其在铁矿石国际贸易中的垄断地位,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不但损害了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铁矿石进口企业的利益,也违背了公平贸易原则,这不利于铁矿石供需双方建立长期稳定的贸易合作关系。”
而三大巨头眼中的供求关系,与中国钢铁产业的代言者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分析的完全不同。中钢协预计,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同时考虑消化2005年增加的钢铁产品库存,2006年全年粗钢和高炉生铁的生产量将保持10%或略高一点的增幅。全年铁矿石进口量在3亿吨左右。这一数字比此前各方预计的都小,增幅仅为10%左右。
事实上,要实现这种的增幅锐减,还有两个前提:一是控制钢铁产能。对此,中国正在进行以淘汰落后产能为目的的宏观调控;二是国内铁矿石供应增加。据本刊从五矿商会了解到的信息,近3年,国内铁矿采选业累计完成的投资相当于世界三大矿石巨头未来计划投资的总和。2003年国内铁矿采选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07亿元,2004年猛增到132.94亿元,2005又增至250亿元左右。在两年增加4倍投资的带动下,2005年全年铁矿石产量达到4.8亿吨,比上年多9500万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顾问吴溪淳预计,2006年国内铁矿石原矿产量将继续保持大幅增长的态势,全年将增加1亿吨。
按照中国官方部门估计,不仅2006年的进口铁矿石增量锐减,到2008年更会出现明显的供大于求。理由是在中国需求减少的同时,三大巨头大肆扩张的产能将进一步释放。五矿商会介绍,巴西淡水河谷计划在2008年之前新增加铁矿投资25亿美元,铁矿砂的年产量由现在的2亿吨增产到3亿吨的水平;必和必拓也计划未来4年内投入资金14亿美元,铁矿石年产量由现在的8400万吨提升至1.37亿吨;力拓公司同样计划2008年前在澳大利亚等地的铁矿区新增加投资金额14亿美元,新增产量5400万吨。
对国际铁矿石供应商更不利的是,自2005年3月开始,中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对铁矿石实行自动进口许可管理以减少铁矿石无序进口,加强对铁矿石进口的监测分析,外国铁矿石进入中国市场门槛提高。根据新规定,只有2004年铁矿石进口量超过30万吨或2005年前两个月进口量超过10万吨的企业,才有资格获得铁矿石进口资格。此后,铁矿石现货贸易价格几乎是立竿见影地逐步下降,2005年底铁矿石现货到岸价降至每吨66美元,比2005年3月平均每吨下降了17美元,降幅达20%。
2006年3月又有国内铁矿石进口企业透露:根据商务部外贸司对各进口许可证授权机构发送的相关通知,将放缓打证、录入和初审节奏,对企业不合理数量的申请不予受理,同时必须录入国外供货商的名称,并严格控制铁矿石进口流向,各进口企业不得向200立方米以下的小高炉提供进口铁矿石。据了解,此举出台的原因是政府认为目前港口铁矿石积压严重,因此应把握进口节奏,控制进口流向,避免盲目进口。更重要的是有业内人士透露,国内进口铁矿石的价格已被限制,自澳大利亚、巴西进口铁矿石单价高于2005年平均到岸价(分别为54美元/吨和70美元/吨)的申请不予受理;尤其是自三大巨头进口铁矿石价格高于2005年公开价的申请一律不予受理。
对此,一些国际铁矿石供应商强调政府不应阻止铁矿石价格上涨,并坚信2006年铁矿石价格增幅会小于2005年,但仍比较显著。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人士称:“市场力量将战胜中国政府控制铁矿石价格的努力。”
目前看,2006年国际铁矿石的长期合约价格到底如何尚难预料。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在中国政府亲自指导国内钢铁企业淘汰产能并限制国外铁矿石进口,以此为基础积极参与国际谈判与合作的努力下,国际铁矿价格涨跌机制中的中国因素将变得越来越多。